健康養身★孩爸如室友! 5成每天說話不到半小時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孩子與爸爸相處、互動的時間少得可憐!兒福聯盟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超過5成孩子每天和爸爸聊天在30分鐘以下,其中3成甚至不到10分鐘,超過5成的爸爸不會每天回家和孩子吃晚餐、2成4每週跟爸爸吃飯的機會在2天以下、甚至有3成4的爸爸在孩子睡前尚未返家,僅3成孩子常跟爸爸出去玩。

兒福聯盟針對國內19個縣市的5、6年級,共1291名學童,進行「2013年爸爸形象大調查」,結果發現,6成6的孩子幫爸爸打了90分以上的高分、5成4的孩子覺得跟爸爸關係還不錯;但6成孩子與爸爸最常做的事情是看電視,僅3成的孩子有機會常跟爸爸出去玩。

兒福聯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表示,現代爸爸在孩子心中仍是「可遠觀但不可褻玩」、「忙主外」的角色,與孩子相處、互動的時間還是少得可憐,單薄的互動、疏遠的溝通,讓原本應該緊密的親子關係,成了同處一個屋簷下的「室友」。

陳雅惠強調,親子關係是需要花時間和心力去培養才能愈來愈緊密,否則隨著孩子愈來愈大,孩子將漸行漸遠、代溝愈來愈大,雖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體諒爸爸,辛苦給予正面的評價,但相處、互動時間不夠及品質不好,仍值得爸爸檢討和努力。

兒福聯盟建議,爸爸應放下身段,不要再讓忙碌成為藉口,透過簡單的「愛孩子333運動」,每天有3次機會陪伴孩子;每週吃3頓飯;每個月帶孩子出門3次,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寶寶攝取副食品種類多寡與降低過敏體質有關?基隆長庚兒科團隊研究發現,寶寶1歲前被餵食含有易致敏性的副食品種類越多,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越低。此研究結果已刊登於2017年11月份國際知名期刊「兒科研究(Pediatric Research)」雜誌。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兒童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2歲黃小姐,起床時突然發現脖子有變粗的現象,觸摸後發現左邊脖子有點腫脹,擔心是身體出了問題,趕緊就醫檢查,經超音波檢查,醫師發現黃小姐左側脖子甲狀腺長了3公分結節,因考量黃小姐擔心因脖子腫脹,影響外觀,便以不會在身體皮膚表面留疤的經口前庭內視鏡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得流感 恐提高住院或死亡機率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台灣流感高峰期,歷年來因流感而需住院治療的病人比例約0.5%左右,其中又以高危險群包含嬰幼兒、老年人、高風險慢性病人(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人)等較容易發生。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郁涵呼籲,糖尿病病人在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於美國芝加哥舉辦年會,有許多亮眼研究發表!據路透社、彭博社指出,一項糖尿病藥物臨床實驗DECLARE研究,歷時平均達4年之久,又因收納多達17,000位患者,包含了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讓相關治療評估及未來治療建議都更完整。降低17%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