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食道癌率

安眠藥別亂吃!長期服用恐增腦癌 食道癌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食藥署調查指出,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早已超過3億顆,且不當使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依賴感、注意力不集中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某些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所以,提醒民眾服用前要三思。 

BZD類安眠藥 恐增41%胰臟癌率

該研究主要是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李友專等人,利用健保署過去15年的百萬人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將長期使用BZD類安眠藥的患者,與未罹癌使用者相對照。結果發現,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機率,且風險最高前三名依序為98%腦癌、59%食道癌,以及41%的胰臟癌。

至於為什麼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助長近一倍的罹患腦癌風險?研究人員表示,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面有關,因為GABA接受器大多分佈於腦部的神經細胞上。

國人常用的贊安諾錠 致癌風險高

但並不是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李友專表示,經過分析發現,BZD類安眠藥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舉例來說,像是國人用量較大的贊安諾錠(Alprazolam)、悠樂丁錠(Lorazepam)皆屬於高風險的BZD類安眠藥,而煩寧(Diazepam)與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等則屬於較低風險藥品。

現代人吃安眠藥 不僅用量大且時間也長

現代人除了三高及慢性疾病等問題外,也愈來愈多人有失眠、睡眠品質差等困擾,相對地,安眠藥使用情形也愈趨頻繁,不僅使用量大,服用時間也拉長,但過去在藥品毒性的研究上,多以明確的病癥為指標,較少考量「時間因素」及「慢性使用的癌症風險」。

因此,該研究將使用藥品的時間性納入考量,並歸納其影響結果,對於未來需要開立長期安眠藥處方給予病人的醫師,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Medicine》期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一名40歲的林姓木工師傅長期肌肉痠痛,右手肘外側更容易突然劇痛,原本認為是普通的肌肉酸痛,沒想到自行尋求民俗療法後疼痛沒有消失,過了3周後反而更加嚴重,連簡單的提袋子、催油門手肘都會劇痛不已。醫師詢問後發現,原來患者因為工作的緣故,時常需要使用工具敲敲打打,肌肉承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陳奶奶育有6個小孩,半年前自覺下體有下垂感,甚至感到有東西脫出來,下體常因此磨擦疼痛、甚至解不出小便。醫師以藥物及子宮托塞作治療,們想到2個月後,陳奶奶的下體發炎、紅腫、破皮嚴重,確診為子宮脫垂第四級合併尿路阻塞及尿失禁。醫師以人工網膜進行子宮與膀胱懸吊及骨盆底重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飲食控制在減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贊同。許多想要減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查詢減重飲食要怎麼吃、如何調整。但現在資訊來源相當複雜?錯誤的資訊是否會讓我們在減重時反而減去了健康,或是養成易胖體質呢?就讓專業營養師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聽到的錯誤飲食習慣。 高蛋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85歲女士中風後因插管下顎前牙鬆動,做了下顎前牙的鋼絲固定治療。日前因鐵絲部分斷裂,刮牙肉、牙齦常常自發性流血的情形頻繁,但因臥床無法前往牙科看診,醫院提供牙醫到宅服務,拆除斷裂鋼線及口腔清潔,減緩不適,提供照護者口腔衛教,且定期每2個月牙醫到宅服務。牙醫到宅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