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檢查乳房 拒炸物高脂肪飲食

定期檢查乳房 拒炸物高脂肪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乳癌目前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為第四位,年齡層約為45至55歲,年齡越大越可能產生。醫師提醒,定期檢查很重要,除了乳房攝影再加上抽組織檢查最為保險;年輕女性的腫瘤常為良性,但建議還是以粗針抽組織的方式來做確診最為安全。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副主任賴鴻文表示,乳癌初期或是較小腫塊不易自行檢出,早期症狀也較不明顯,如果民眾能自行檢查出來的腫塊,通常約為2公分大小,屬較大腫瘤,已經為第二期至第三期了;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乳房局部或全面凹陷時,腋下淋巴紅腫或已經轉移、乳房附近有腫塊,乳頭潰瘍、或形狀大小改變等,都可能已經是中期或晚期乳癌的狀況。

要如何預防乳癌,及早發現和治療呢?賴鴻文指出,在自我檢查部分,可在月經後7至10天,乳房消腫後再做檢查會較準確,可透過1、觀看:舉起雙臂高過頭,再放下,檢視乳房與乳頭皮膚是否有皺褶或凹陷,2、觸摸:平躺或是利用洗澡時,用潤膚乳液觸摸乳房感覺有無硬塊,3、與拇指與大拇指擠壓乳頭,是否有液體,白色或淡綠色都屬正常,若是有血水流出,就必須注意。

賴鴻文醫師表示,目前比較不推廣自我檢查,反而定期檢查較重要;經由醫師評估之後,再由醫師安排適合做何種檢查項目。一般檢查分為兩部份:1、35歲之後,固定一年一次檢查,可進行超音波檢查。2、國健局推出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45至69歲),年長者乳房萎縮,此時利用攝影檢查,乳腺與脂肪影像較清楚。

賴鴻文醫師強調,抽菸、喝酒造成乳癌的機率最高,再來是高脂肪飲食,如動物性脂肪、全脂鮮奶、起士、優酪乳、油炸、燒烤、醃漬人工製品、紅肉類(牛、羊、豬),睡眠差,退黑激素降低也會使乳癌發生機率較高,如經常熬夜(夜店業者、空姐、夜班護理人員);因此,保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控制血糖及胰島素濃度、減少雌激素分泌),保持愉悅心情,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食材(降低膽固醇),都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96

相關推薦

天氣氣溫低,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許多人抱著胃說:「我又胃赤酸了」,喉嚨有酸液感,像是難聞又噁心嘔吐前的嘔酸水,非常不舒服。」胃酸分泌過多就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嗎?胃食道逆流有哪一些危險因子?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胃食道逆流控制不佳會有什麼併發症?胃食道逆流可能引發食道癌嗎?來聽聽肝膽腸胃科醫師詳細破解。 (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66歲的王先生4年前腳痛就醫,原以為是膝關節退化,竟發現是腎癌轉移髖關節,趕緊手術切除左腎保命。王先生說,開刀前腳一直很痛,以為像老人家膝關節缺少鈣質、退化,走路很痛苦。術後轉移部位還是痛到難走路,醫師建議用雙重免疫療法治療,5次療程後控制了癌細胞,腳不痛了,終於能好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細胞能被餓死嗎?坊間瘋傳斷食法可以餓死癌細胞的說法,許多癌症病友群起仿效,但醫師提醒,若盲目減少飲食攝取量,小心餓不死癌細胞,反而讓自己先餓死!抗癌謠言滿天飛 誤信恐加速癌症惡化台灣癌症人口逐年增加,根據癌症登記報告,105年癌症新增人數已達10萬5832人,平均每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00萬長者嚴重聽損 失智風險最高增5倍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潛在嚴重聽損人口約有100萬人,只有4.5%採取助聽器矯正。如不矯正,溝通問題首當其衝,也可能產生其他共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遭受輕微、中度、重度聽力障礙的民眾,與聽力正常的民眾相較,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