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宵夜好難戒 低脂清淡為首選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明知吃宵夜對身體不好,卻總是無法抗拒宵夜的誘惑,若是非吃不可,聯安診所徐景宜營養師建議,避免高油脂、高熱量及澱粉類食物,像是鹹酥雞、泡麵、各式的零食等,只會蓄積多餘熱量,增加身體負擔。

徐景宜指出,要吃宵夜,也應避免肉類或奶類的攝取,因油膩或蛋白質類食物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使消化變慢,甚至可能影響到隔天食欲。可選擇滷味或是關東煮等燉煮類烹調方式,並以蔬菜、蒟蒻、豆腐等的熱量不高的食材為主,少量進食,細嚼慢嚥,來增加飽足感。

徐景宜提醒,其他額外的調味料、滷汁及高湯等,要控制攝取量,避免鹽分攝取過多,反而造成水腫。針對不得不熬夜的朋友們,可於正餐前補充維生素B群,可增進體力,同時也可幫助腦神經的訊息傳導,提升工作效率。

吃宵夜最主要是因為習慣而養成,若能維持正常作息,減少熬夜的機會,自然就能將此陋習導正。若非不得已,也需謹記清淡、量少的飲食原則,可別因小失大,造成身體的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國小女童,每天回家都用LINE討論功課,睡前又喜歡躲在棉被偷玩手機,短短2個月內,近視度數竟飆升了200度,視力從原本1.0降到0.3。醫師指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恐視力惡化,年紀愈小近視,度數可能飆升愈多,未來失明機會大大增加。 8成學童 日用3C逾2小時 根據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般人常將感冒、流感搞混,目前又正值流感大流行,到底該如何分辨、預防呢?家醫科醫師表示,感冒症狀以流鼻涕為主、不容易發燒;而流感則會發高燒、全身痠痛,嚴重還會致死,病程可能長達1周以上,但有疫苗可以預防。 流感患者暴增 開業診所家醫科醫師王宏育指出,診間觀察發現,近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最新的研究發現,針對身心功能推話具有高風險的老人,運用社區的力量,進行慢性疾病的衛教及諮詢,並針對推理能力,及運動能力進行教學與訓練,在老人行動力及認知能力上都有明顯改善。 老人認知失能與運動力有關 研究主持人,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黃安君表示,研究的主旨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依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學者統計分析健保資料庫顯示,國人使用非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盛行率最高之族群為80歲以上女性、其次為60-79歲女性。食藥署管藥組科長何淑惠表示,我國103年安眠藥的使用量約3億3仟9佰萬粒安眠藥,其中以佐沛眠(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仟7佰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