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路結石年齡層降低 恐是碳酸飲料喝多

尿路結石年齡層降低 恐是碳酸飲料喝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尿路結石在台灣盛行率高達10%左右,以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最常見,男性跟女性的好發比率約3比1。新光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宜佳表示,臨床發現,青少年有尿路結石的狀況逐漸增多,而美國研究也發現,大量喝碳酸飲料容易產生結石。

林宜佳醫師表示,當腎臟產生結石掉到輸尿管時,就會產生尿路結石;然而,膀胱若是因為慢性發炎,或是殘尿過多而逐漸形成結石,將會造成排尿疼痛及小便出血,若是膀胱出口堵塞,將會造成兩側的腎臟水腫,以及腎臟結石。

尿路結石又可分為內在因素以及外在因子,內在因素包含遺傳以及新陳代謝疾病。由於身體會利用腎臟代謝尿酸、草酸鈣,以及鈣等,當腎臟功能代謝異常就容易形成結石;外在因子常是由於地理環境及職業等問題,林宜佳說,在南部或是較熱的地方較容易發生,由於汗流的多,尿量就會減少,尿量少就容易使尿液變濃而形成結石。然而,廚師因為長期處在熱的環境,也容易汗多尿少導致結石的形成。

尿路結石的症狀為腰、背疼痛、噁心想吐、頻尿、尿路感染產生發燒,以及血尿。醫師建議,由於茶裡面富含草酸鈣,喝多恐易產生結石,在預防上,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飲食上不要吃太鹹以免尿液濃度變高,同時少喝碳酸飲料,多吃含有檸檬酸的水果,如檸檬,以及柳橙等,將可減少尿路結石發生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2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境外確定病例,自菲律賓(案1130與案1132)及印尼(案1131)入境,當中2人未匡列接觸者,累計全台確診1132例病患,當中89例本土、996例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陳時中指出,案1130為菲律賓籍40多歲男性漁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黃阿姨扶著約7至8個月大的孕肚,在女兒的攙扶下緩緩走進肝膽腸胃科診間,女兒表示對於這個巨大的孕肚,家人們一直以為是媽媽年紀大又愛喝啤酒而產生的「啤酒肚」,且近3個月腹部越來越大,但日常作息、飲食及行動等都很正常無任何改變,直到近日覺得腹脹、食慾差、咳嗽,連走路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早期膝關節退化導致軟骨磨損,通常多從膝內側軟骨磨損開始,因此治療上,並非得接受全膝人工關節的置換,只需做活動半膝人工關節置換即可。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任林進盛指出,活動半膝人工關節置換屬微創手術,術後傷口小,也不會破壞健康韌帶,加上骨骼保留程度也比傳統全人工膝關節更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女性,在擔任作業員工作約半年後,開始有右手腕疼痛症狀,後因工作量加重,更痛到無法做下去,到成大醫院職業醫學科門診就醫時,擔心不知該如何向雇主請假?詢問若診斷為職業病,是否對雇主或自己造成影響?能否申請相關補助?後續又是否可從事原職務,或需離職換工作?職傷防治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