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關機效應」 跌倒傷顱恐致死

帕金森氏症「關機效應」 跌倒傷顱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在台灣,每10萬人當中約有140人得到帕金森氏症;臨床上,就有1名70多歲男子,罹患帕金森氏症至中期時,出現了「關機效應」,導致患者跌倒發生顱內出血,狀況非常不樂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曾仁河醫師指出,大多數帕金森氏症患者為先天腦部細胞退化得比一般人快,再加上後天因素而造成。症狀為靜止性顫抖、僵硬、動作遲緩,以及缺乏平衡感。所謂「關機效應」是指只要服藥後就可開始行動,當藥效過了就不會動了。而帕金森氏症雖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有可能發生肢體僵硬、動作失衡、跌倒造成顱內出血,以及容易感染引起肺炎等併發症。

歷史上的名人毛澤東、鄧小平以及希特勒都是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台灣音樂家李泰祥也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在養病期間,他仍時有創作,並多次參與相關音樂會,直到今年元月,在睡夢中安詳病逝。曾仁河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通常是先天性體質與後天因素造成,是人類退化的過程,大多發生在晚年,國人應重視。

曾仁河表示,帕金森氏症早期的症狀為寫字會越寫越醜越小、四肢開始僵硬,以及出現靜止型的顫抖;中期症狀為僵硬程度變嚴重、面無表情、話變少,以及記憶力開始衰退;到了晚期,可能發生完全不動及完全不說話的狀態。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頭暈、便祕、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症等問題。

在藥物治療上,曾仁河提到,由於帕金森氏症是一個老化的階段,藥物只能改善生活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當患者出現憂鬱症時,家人要保持樂觀的心情鼓勵患者,並讓患者維持運動來增加活動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童綜合醫院副董童瑞龍日前率領義診團前往柬埔寨義診,全團有17位醫生,包括內、外、牙、婦、小兒、眼科,順利完成該國地方偏鄉義診,造福當地居民400人次,並捐贈婦幼醫院設備、8,000元美金提升學校安全及衛生、500包白米、配置老花眼鏡500付等,圓滿的完成此次義診任務。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維持皮膚健康 防寒邪燥邪是關鍵天氣漸漸轉涼,若為皮膚較敏感的人,這時可能開始出現粗糙脫屑、搔癢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敏感發紅皸裂,另外像是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患者也容易因這季節發作;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指出,冬天皮膚容易受損,主要是因寒與燥、人體內在氣血循環障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且即將進入流行期,而本週末適逢跨年連續假期,公共場所出入人潮眾多,疾管署呼籲民眾如安排出遊或參加跨年活動,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更應配戴口罩,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避免流感病毒因人來人往加速傳播,提升疫情風險。流感就診人數上升 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現在正是輪狀病毒流行的高峰期,輪狀病毒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且少量病毒即可致病,傳染力極強,在台灣6歲以下的幼兒,更有高達98%都曾感染此病毒。因嬰幼兒免疫力十分低弱,即便勤洗手及注重飲食衛生也難以防範,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仍是接種疫苗。有鑑於此,台北市衛生局自今年四月起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