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非失智 肢體障礙可分辨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氏症日!然而,卻有不少民眾對於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常分不清楚;對此,門諾神經內科主任王志弘指出,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是因為腦部退化部位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太相同,家人可以多觀察肢體障礙問題,及早釐清病情。

帕金森氏症是由英國醫師帕金森氏發表,此病便以他的名字作為紀念,通常好發在50歲後,但最容易發病的年紀是界於65與85歲,有些患者則30多歲便發病;王志弘主任指出,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都是腦部的退化性疾病,帕金森氏症退化的部位主要是基底核與腦幹,表現出來就是肢體活動的困難,像是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症狀。

王志弘主任進一步指出,而失智症在腦部所退化的部位主要是掌管記憶功能,因此會有容易忘記、搞不清楚時間或者是地點、會忘了如何算錢、嚴重的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認識,至於帕金森氏症患者也會有失智的情形,失智症的患者也會出現動作上的障礙,但兩者疾病治療方向大不同。

王志弘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此病形成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有些研究認為可能和環境的因子有關,但結果還不是很明確,少數的患者的確是和遺傳有關;一旦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時,一定要配合使用藥物控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選舉只是一時,家人則永遠是家人。」大選結束了,但這場選戰讓很不同政治立場的朋友、家人,出現爭執、摩擦,解除社群媒體朋友,甚至冷戰。台灣的情況,和美國2016年選戰後分裂情勢有些許類似之處,包含美國心理學會執行副主任Lynn Bufka等專家在選後紛紛提出建議,快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腎臟功能超重要! 透析目標是維持正常生活腎臟的功能,在於水分及體內廢物的排除,對於造血、骨骼新陳代謝及血壓管理都有它的重要性,不過腎臟出問題,往往難以早期發現,發展成末期腎衰竭時,就得進行透析治療。「洗腎」高效排出毒素 「洗肚子」時間空間有彈性透析治療分兩種:血液透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中報導】糖尿病可以說是台灣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糖尿病的治療已經不僅是靠藥物而已,外科手術也越來越受重視!為了讓糖尿病患有更好的治療選擇與服務,台中大里醫院特別成立了「糖尿病內外科共治中心」,希望藉由內外科共治的全新理念,打造治療糖尿病的新里程碑! &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早期小顆肺癌新救星,術後即可下床進食!肺癌幾乎已成台灣新國病,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普及,早期肺癌篩出率逐漸增加。對此,台大肺癌團隊研發「單孔無管胸腔鏡手術」,免氣管、胸管和尿管,合併影像導引定位,傷口小、恢復快。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表示,該術適合肺癌腫瘤小於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