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建立新藥差額給付 加速癌症新藥審核

建立新藥差額給付 加速癌症新藥審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遠見雜誌與羅氏大藥廠近期共同舉辦「台灣防癌與治癌政策公共論壇—你所不知道的『癌政』」,邀集醫療、公衛專家與病友代表,針對未來的防癌與治癌政策提出建言。
本次遠見民調結果中,有五成六的民眾表示支持「健保支付基本費用,病患依等級負擔差額」,其中30~39歲的年輕族群,願意自付差額的比例更達七成八。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回應,年輕族群大都支持差額支付,普遍接受更正確的認知,疾病是不能逃避而要有所準備,也理解健保資源有限的難處。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提醒,在承認治癌新藥的價值之際,請理性討論增加的成本由誰來扛,國家保險不可能無限制承擔,使用者(病患)是否願做部分負擔,對弱勢族群的照顧也該有所依歸。健保大餅人人想分,在資源有限下,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李龍騰也建議改善癌症新藥的核准流程,並建立適度的差額給付,教育民眾減少濫用。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楊志良補充,在專利期內的新藥差額給付,可以有部分負擔,但要提供病人充分效益資訊。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黃文鴻則針對新藥審核時程表示,從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公開的資料來看,一到八月藥物核可僅有八十多件,相較於其他進步國家實在太少,藥證審查應加速。健保署也應檢討新藥的使用限制是否比他國嚴格,而降低藥廠在台上市新藥的意願,對病友和臨床醫師都不公平。
黃文鴻補充,癌症治療的進步非常快速,目前第一線治療的健保涵蓋率幾乎百分之百,但癌症可能會復發、擴散,這些新藥的價值從療效及安全、副作用降低等,客觀的爭議不大,但健保雖然知道價值,但給付終究得預算控制,對使用規範又增加很多使用限制,使得現在國際藥廠不急引進台灣,健保原本立意良善,但要照顧民眾健康到什麼程度,值得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春節假期結束,上班族開工之後,忙碌的工作就和寒流般,一波接一波;一名35歲OL,平常就有肌筋膜疼痛的困擾,肩頸非常僵硬,最近忙著趕報告,壓力大的不得了,竟緊張到肌筋膜疼痛加劇,致使脖子的活動都受到限制,整個頭部和臉頰都在痛!可見平常的小疼痛千萬不能疏忽!桃園醫院物理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家長注意啦!家裡上小學的孩子是否經常在半夜裡喊腿痛?中醫師指出,很可能是出現「生長痛」;當孩子出現生長痛時,可幫忙做局部按摩、適度伸展肢體肌肉,或用毛巾熱敷一下,即可緩解不適。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順昌表示,生長痛與成長並無直接關係,是一種「兒童良性肢體疼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在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人受到失眠所苦;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運泰指出,包括入睡困難、僅睡兩三小時就醒或每天都感覺睡不飽等現象,都屬於失眠症狀,除了從改變生活習慣作起,其實透過中藥的調理也能有效紓緩症狀。造成失眠的因素較多樣化,像是中風、失智症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臨床上,包括乳癌復發、轉移等都已屬於末期患者,但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乳癌復發或轉移的新標靶藥物治療方式。治療乳癌上,必須評估包括年齡、腫瘤大小、淋巴轉移數目、癌症期別等患者條件,才能進行規劃性的治療方式;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中心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