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發病到去世僅14天!胃不舒服你還敢掉以輕心?

近日有新聞報導,上海36歲的心內科主治醫師因癌症去世。從發現症狀到去世僅14天,這再次引發公眾關注,胃不舒服不是小問題!

從發病到去世僅14天!胃不舒服你還敢掉以輕心? 

這種胃癌很可怕5年生存率僅9%

 

1
“胃肝性腺癌”與普通胃癌不同

報導稱,許劍峰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10月5日,許醫師在值班時發現自己肝臟有個腫塊,3天后,被確診為胃肝性腺癌,且已轉移到肝臟、骨骼、淋巴。10月19日,他因搶救無效去世。從發現症狀到去世,前後只有14天,噩耗傳開後,醫療界同行在哀悼的同時,都唏噓不已。

“胃肝性腺癌”相關報導很少,是胃癌中一種可怕的類型。浙江省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杜義安主任醫師說,在他接診的四五例患者中,活得最久的也只有一年多,這與普通胃癌相比,生存率是相當低。普通胃癌,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

2
隨著血液轉移全身

胃癌一旦出現肝轉移,往往已屬於晚期,意味著腫瘤已成為全身性的疾病。人體的血液每分每秒在循環,胃肝性腺癌是一種容易侵犯血管的腫瘤,並隨著血液循環,在全身遊走、定植,因此,相比普通胃癌,它更容易出現轉移。

肝轉移是造成胃肝性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該病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別為30%、13%和9%。普通胃癌的肝轉移率僅為11.5%,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95%、57%和38%。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茅翔、羅奮等人在2015年8月《中華腫瘤雜誌》發表了論文《熟悉兩種胃癌罕見類型:胃肝樣腺癌和產甲胎蛋白胃癌》,裡面提到:胃肝性腺癌是同時具有腺癌和肝細胞癌樣分化特點的一種胃癌,淋巴結轉移和肝轉移機率都比普通胃癌高,尤其是肝轉移率達75.6%,5年生存率則僅為9%。

從發病到去世僅14天!胃不舒服你還敢掉以輕心?

 

胃出現這些不適要重視!

胃癌的早期症狀很隱秘,容易漏診、誤診。當出現上腹部隱隱作痛感覺不舒服、胃納欠佳、消化不好等症狀時,以為是胃潰瘍、慢性胃炎、胃痙攣,都應去醫院檢查,避免錯失早期診斷、治療的機會。

 

胃癌的危險因素有這些

喜歡吃高鹽飲食、甜食、燙食、有夜宵習慣、性子急、有消化系統疾病史等都是患胃癌的危險因素。邵教授提醒,有上述危險因素者,一旦出現胃部不適,應引起警惕,要及時諮詢專科醫生,有胃癌家族史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更要當心。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桃園報導】今(2)日上午台灣首批輝瑞BNT疫苗,上午7時終於由運抵台灣,共計93.2萬劑,飛機由盧森堡起飛,中途停靠亞塞拜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都親自前往機場迎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隔離未出席,台灣為了取得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老是忘東忘西,常聽到「該吃銀杏補腦!」的調侃,這也側面說明「銀杏補腦」的說法深入人心。但避免腦力退化,吃銀杏是否真有用?隨著人口高齡化,如何長保頭腦清明,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而談到腦力衰退,得先澄清「健忘」和「失智」是兩回事。 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可梵/台北報導】耳鳴是許多老年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而歷史上著名的畫家梵谷也同樣患有耳鳴的困擾。根據史料記載,梵谷因長年飽受耳鳴折磨,最後甚至選擇割耳試圖阻止耳鳴發作時的難受。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現代醫療的進步,耳鳴在今日已非不治之症,只要透過耐心治療,病情也能獲得舒緩並逐漸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年44歲的胡先生,22年前兵役體檢時發現腎臟長出多顆囊腫,確診罹患多囊腎遺傳疾病。這個疾病讓阿嬤在40多歲就過世,自己父親也因此於52歲開始洗腎、69歲過世。「多囊腎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奪走家人的幸福。」如今身為四個孩子的爸爸,胡先生在2年半前獲得新希望,當時出現口服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