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導管大突破! 冠心病患新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患者逐年遞增;治療上則多以心導管植入心臟支架最為常見。然而,由於傳統金屬異物的植入或多或少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傷害與負擔,所幸台灣最近引進可在人體內自行分解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成為冠心症患者一大福音。

心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更是容易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風險,特別是寒流來襲時,更應提高警覺;根據統計,今年2月就有152人猝死,顯見冠心症的危害不容小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方志元醫師表示,冠心症好發於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停經後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的民眾身上。

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上,醫師會視患者情形,決定是否該給予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心導管〉或進行外科繞道手術;過去治療冠心病大多以心導管植入心臟支架最為常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黃瑞仁理事長說明,醫界數十年來不斷嘗試發展出可降低人體負擔、同時維持血流暢通的治療方式,因為金屬異物的植入或多或少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傷害與負擔,如今「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終於引進。

黃瑞仁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材質使用可分解的聚乳酸類生物材料,置入一年後可逐漸在體內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讓血管恢復自然狀態、不必擔心血管會再度緊縮狹窄,患者術後發生血栓的機率也明顯降低。且其材質雖軟,但支撐血管、暢通血流的效能與傳統心臟支架相比毫不遜色,特別適合首次接受心導管治療、年紀較輕、症狀較輕微或對金屬敏感的患者。

不過,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效果雖好,卻並非所有冠心症患者都可使用。黃瑞仁理事長提醒,血管鈣化嚴重的患者、以及做過心臟繞道手術、血管較彎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另外,衛福部雖已核准上市使用,但由於健保尚未給付,患者若有需求,仍得自行付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來「媽祖託夢說」,風行社群網路平台,成為各粉專的流行用語。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對精神醫學來說,不僅是潛意識的表現,更可能影響健康。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眠是身體健康第一根柱子,夢境過多,或者常做噩夢,有可能造成睡眠障礙,造成智力、注意力等腦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院大火案,兩護理師遭起訴!衛福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去(107)年發生大火,新北地檢署近日偵查終結,兩名護理師因知悉患者攜帶違規電器,卻未依規定排除,依業務過失致死等罪嫌提起公訴。衛福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對此結果深感遺憾,但衛福部會與護理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歲的王先生不菸不酒,體檢時發現「胎兒蛋白」數值高於標準值,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大於7公分的腫瘤,詢問疾病史時,王先生不知自己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第一次肝臟局部栓塞治療讓腫瘤縮小,並搭配B型肝炎治療,目前控制穩定,胎兒蛋白指數也明顯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醫常常會讓人想到調理養生等,較為慢性的疾病治療,其實在急症急救上也可以派上用場!為了提供更適合的醫療,花蓮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整合治療,中西醫合療將不只是在門診及住院醫療上,急診醫療也能接受到中西合璧的醫療服務。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這是東台灣急診醫療史上重要的里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