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怎麼吃才能不會胖?吃肉不長胖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1:

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此乃老生常談了。減肥期間吃肉,低脂、高蛋白的魚肉、雞肉、蝦肉當然是首選啦!因為即使再瘦的豬肉、牛肉裡也會隱藏很多你看不到的脂肪,而雞肉、魚肉只要選對部位,就可以幾乎不吃進脂肪。

同樣的肉,不同的部位,因為脂肪含量不一樣,熱量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吃哪塊肉非常關鍵。比如雞翅尖因為多是雞皮和脂肪,所以熱量就比雞胸肉高。而且雞翅尖是雞全身激素密度最高的位置之一,因此常食雞翅尖對減肥無益。而常用來做釀苦瓜、釀茄子、釀豆腐的肉糜,為使口感更好,在製作時一般會攪入很多肥肉,所以也是熱量高得讓你看不到。所以,要選擇合適的部位烹飪。

黃金法則2:

烹飪的辦法很重要。雖然說魚肉是低卡路里的肉,可是當把鱈魚做成了炸魚塊,熱量可就和牛肉丸也差不多了!但是,清蒸鱈魚的熱量就低多了。因此,蒸是最適合的烹飪方式。不僅少用了不少油,而且像蒸的方式一般會比​​紅燒的辦法少用很多醣。

黃金法則3:

在肉類的烹飪上,要減少烹飪時間。因為在肉類烹飪上,時間越長,就意味著使用的調料會越多,比如滬式紅燒肉,那可是一把把放冰糖呀!而咕老肉看著糖汁粘膩,也放不了那麼多醣。所以,盡量少吃燉入味的肉,而改吃澆汁入味的肉菜。

黃金法則4: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則就吃小肉不吃大肉,也就是盡量把肉切成肉片或肉條,和其它蔬菜一起烹飪,而不是吃單純的燉排骨啊、烤鴨子啊,醬肘子啊,這樣雖然吃了肉,但是卻不會吃進太多肉,做到適可而止。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再傳疑似台灣感染新冠案例,昨(14)日報導傳出馬來西亞衛生單位確認,1名33歲馬籍男性由台灣到該國確診,今(15)日台灣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回應,馬方給台灣資訊非常有限,目前先當作本土病例調查;另外,指揮中心今日發布確診1例菲律賓境外移入,目前掌握接觸者8人。 馬國確診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0歲的張媽媽是名家庭主婦,近兩年來感到眼睛紅腫、癢、分泌物變多,也有乾眼症狀,眼睛總是紅通通的,只得戴著墨鏡遮掩,赴多家眼科診所用藥治療均不見效,經透過顯微鏡檢查睫毛,赫然發現睫毛根部竟有許多蠕形蟎蟲,索性採用茶樹精油、乾眼藥物和溫敷治療兩週後,終於不再紅眼見人。蠕形蟎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升溫,為替未來防疫超前部署,陽明大學、交通大學、臺北榮總三個單位共同組成的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進行「臨床病理、藥物研發、檢測與檢疫、公衛與流病、心理與社會、國際合作」等六大項目研究並提出建言,其中也由郭旭崧校長擔任中心主任、楊慕華副校長擔任總計畫主持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擔心家中孩子有包皮過長問題嗎?其實包皮過長或包莖又分成很多種,通常約95%新生男嬰都會有包莖,大概到了3歲時,就能夠退到冠狀溝,若不行才是所謂的包莖,這時就應就醫檢查。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夏肇聰醫師表示,臨床上就曾有一名8歲幼童,因包皮紅腫就醫,經抗生素治療發現九成包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