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癌教授現身說法 肝炎患者應定期篩檢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罹患肝癌,腫瘤重量1.96公斤,長度近19公分,國內知名營養專家、北醫教授韓柏檉在5年前被確診罹癌,癌細胞已轉移到肺部,歷經25次化療、12次電腦刀,配合飲食及運動,終於戰勝病魔,與大家分享他的抗癌歷程。

本身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的韓柏檉指出,他自己相當重視養生,但一直不敢面對現實,不願接受檢查,就是擔心會出現不好的結果,影響心情。52歲那年,和朋友去峇里島玩,戲水時,覺得肚子悶悶脹脹,回台後,到院接受檢查,才確定罹癌。

韓柏檉在手術摘除腫瘤後,癌細胞還轉移到肺部,在醫師建議下,他除了服用口服標靶藥物之外,還做了25次化療和12次電腦刀,歷時近一年,才讓病情穩定下來。這幾年來,靠著舒食、旋轉氣功及情緒調整,才逐漸遠離癌症的威脅。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東晟指出,B肝患者務必定期接受檢查,一旦發現異狀,就應儘早治療,降低風險和提高治療的效果。

張東晟醫師表示,肝臟沒有神經,即使病變,仍不會感到疼痛,因此早期肝癌很難被發現。例如韓教授罹癌後,幾乎沒有症狀,直到肝腫瘤大到19公分,才覺得不舒服。

在治療上,張東晟醫師指出,如果腫瘤較小,可選擇簡單的栓塞或探針電燒,但體積太大,則只能用傳統開刀來摘除。要是到了晚期,治療起來更為棘手,通常存活期只剩幾個月。

張東晟醫師指出,只要治好肝炎,就大大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另外,肝炎患者應該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和抽血檢查。如果要是異常,就需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是血管攝影來確診。

雙和醫院在4月14日上午9時至12時,舉辦免費肝病篩檢,完成檢驗者還有機會抽到腳踏車等精美好禮,名額有限,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報名電話為02-2249-0088轉分機8841陳小姐。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6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許多家長以為孩子肩膀一高一低、背部隆起,可能是因為書包過重所致,不過,醫師指出,8成脊椎側彎患者屬於「自發性脊椎側彎」,原因不明,許多學童是在學校健康檢查時才發現異常,如果遇到這類問題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部脊椎骨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身體多巴胺濃度降得太低時,就會使大腦本體感覺處理能力不足,使得大腦找不到身體,出現各種身腦失聯的症狀,又統稱為夜晚症候群;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醫師方識欽指出,所謂的多巴胺,就是負責調節大腦功能,像若運動不足,身體就容易變得僵硬,又為巴金森氏症,若在認知功能上缺少多巴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年齡的增長,黃斑部可能逐漸老化,容易逐漸產生特殊病變,該類型的黃斑部病變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罹患後視力會逐漸模糊、扭曲、視線中出現黑洞等情形,最後可能導致失明,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忽略疾病嚴重程度,為提高大家對「黃斑部病變」之認識,應該要提早預防,甚至早期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楊女士,檢查時發現腎功能不良,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檢查,發現兩側腎臟有完整鹿角性結石,再轉至泌尿外科進一步治療。住院後發現兩側腎功能不良,安排做右側的微創經皮腎臟造瘻碎石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經兩周後接受左側微創經皮腎臟造瘻碎石手術,術後三天順利出院。奇美醫院泌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