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受攝護腺癌治療 老年失智症風險翻倍?

接受攝護腺癌治療 老年失智症風險翻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攝護腺癌患者接受降睪固酮藥物治療,五年內出現失智症機率是沒有用藥者的兩倍之多。

美國約50萬名患者 接受ADT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在線上版〈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這項研究首席作者為賓州大學駐校學者凱文․尼德,研究資深作者為史丹佛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系副教授尼剛․夏。

睪固酮會促使攝護腺腫瘤生長,因此從1940年代開始,醫師治療攝護腺癌患者時,多半採用「雄性素去除療法」(ADT),以降低患者睪固酮、其他雄性素濃度。在美國,近來約有五十萬名男性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

接受ADT患者 較容易出現失智症
研究團隊分析史丹佛醫學臨床研究中近一萬名攝護腺癌患者病歷資料,在1829名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的患者中,約7.9%名患者在五年內出現失智症,相較之下,沒有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的患者中,只有3.5%的患者出現失智症。

夏副教授指出,這樣的風險是真實存在,患者若過去有失智症病史,罹患攝護腺癌時,最好選擇其他替代療法。根據一項英國前瞻性研究資料,積極追蹤,或許對患者較有好處。

積極追蹤 較少副作用
上述英國研究發表於九月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團隊將攝護腺癌患者隨機分成積極追蹤組、手術組與放射治療組,結果發現,三組患者十年後的死亡風險都差不多。研究中,99%的患者都順利存活,無論剛開始有無接受治療,結果都一樣。研究認為,攝護腺癌患者若積極追蹤病情變化,預後結果與盡早接受放射治療者一樣好,且積極追蹤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比較少。

不過研究作者也提醒,攝護腺癌患者如果正在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千萬不可擅自停藥、改變藥物劑量,若有任何疑惑,一定要與醫師溝通、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隨著3C產品使用時間的增加,眼部疾病的分布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常見的眼部疾病包括青光眼、白內障、乾眼、黃斑部病變等;藥師指出,一般眼部疾病能夠使用眼用藥品治療,不過還是建議平時就從藥膳飲食做起,妥善做好眼部保養。兩藥間隔五分鐘  妥善保存成效彰臺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30多歲的男子,在上班時常會放空發呆,也經常聞到燒焦的味道,直到後來症狀越來越頻繁,經過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癲癇。服用抗癲癇藥物後,就從此沒有聞到異味,上班時也不會突然放空發呆,工作的表現也改善了。癲癇屬神經系統疾病 發作病徵多樣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周秉箴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人追求健美身材,勤練六塊肌、人魚線、馬甲線,但是仰臥起坐姿勢不正確,卻易造成腰椎、頸椎受傷。醫師指出,仰臥起坐運動時,千萬別用手抱頭、刻意用手肘碰膝蓋,以免發生運動傷害。錯誤姿勢 造成腰頸受傷想要擁有結實腹部線條,甚至是傲人的六塊肌好身材,許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做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糖尿病不是大人的專利!當家中孩子出現口渴、上廁所的頻率增高,或是容易疲倦,開始出現胃口不好、體重頻掉的情形,有可能就是第1型糖尿病的徵兆,醫師提醒,第1型糖尿病一旦發病,終身得注射胰島素,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第1型糖尿病15歲以下孩童青年易好發  康泰基金會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