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偏頭痛要就醫! 拖成慢性更難治療

偏頭痛要就醫! 拖成慢性更難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常常會被問到:「醫師,我頭痛是不是腦裡長瘤?」「偏頭痛不是只有痛一邊嗎?」「我究竟要吃多久的藥才會好?」「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偏頭痛呢?」醫師的回答也很妙,有的直接說不會好,有的說要一輩子服藥,有的甚至難以招架問題。

偏頭痛可緩解、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沒有充分的頭痛知識,不僅病人到處逛門診、掛急診,重複檢查造成醫療浪費。事實上,偏頭痛是個可以緩解或治療的疾病,醫師、護理人員、病人或家屬,都有必要對於偏頭痛有一定的認識,減少失能,預防頭痛,提高生活品質。

偏頭痛如同失智是一種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定義為20大失能疾病之一,臨床上也常見病人因偏頭痛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生產能力減少、而且時常請假,造成公司排班困難等。林高章主任表示,由於偏頭痛是生物基礎訊號異常,傳遞至下視丘所產生連串的噁心嘔吐怕光畏吵等症狀,如同失智般,目前是當成疾病處理,而非僅僅症狀治療。

大多變成慢性偏頭痛才就醫

由於內在(荷爾蒙變化、生理時鐘、情緒、壓力),或外在(氣候、溫度、飲食、作息)因素,造成周邊血管興奮物質外漏,刺激三叉神經及中樞傳遞引發連鎖反應,是為偏頭痛的病理機制。當訊號開始發生(視覺或聽覺預兆),血管持續擴張(頭脹痛由輕度到重度),進行到怕光畏吵大約需時4~72小時。起初多數病人睡一覺或休息都會改善,隨著病程進展,不僅吃藥無法抑制頭痛,甚至發作時間愈來愈短,持續時間愈來愈常,最終成為慢性偏頭痛時才來就醫。

治療通常採急性緩解及預防策略。急性用藥有選擇專一性的翠普登,緩解率可達80%;預防性藥物有多種,醫師視嚴重程度給予單一或合併治療,治療3到6個月或更久。一旦變成慢性偏頭痛後,治療的時間勢必延長,且藥物療效差異也大。因此愈早了解偏頭痛愈早治療或預防,絕對是不二法門。

從作息、飲食、運動來調整

偏頭痛年齡層以20~40歲居多,病人通常不喜歡吃藥,因此,林高章主任建議,從作息調整(愈規律愈好)、飲食預防(避免刺激性、巧克力、起司類)、運動(瑜珈、太極)、喝水(2500cc/日),將可減少發作次數及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服用降血壓藥的人,會避免同時食用葡萄柚,但卻不知道柚子(文旦)和葡萄柚一樣也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持續大啖柚子,可能會抑制高血壓藥的代謝,導致藥品血中濃度增加,使副作用發生機率提高。郭建宏藥師提醒,正在服用降血壓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22歲的阿信,大學甫畢業即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免除終身洗腎的苦難。患有末期腎病的他,從出生開始,幾乎每個月都因為莫名反覆的發燒而進出急診,直到小六驗出有蛋白尿、膿尿(白血球偏高),不久因再次高燒就醫,加上出現血尿,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已有水腎及一邊腎臟萎縮的情況,確診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疫情而生的「史上最長暑假」,九月一日結束,終於開學了!家長擔心疫情同時,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宇正提醒,最近因腸病毒就醫、住院的小病人呈現增加趨勢,提醒家長叮囑孩子戴口罩之外,也要正確洗手,萬一感染腸病毒,也要落實生病不上課,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減少人際互動 腸病毒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年一度在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賽事(Paralympic Games,簡稱帕運)即將來到尾聲,延續著東奧的好成績,今年不但首次有國內電視台進行轉播,討論熱度大增,總統、副總統等各政治人物粉絲專頁及媒體都時時放送帕運的最新消息為選手打氣。報導身障賽事  需要平等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