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偏頭痛要就醫! 拖成慢性更難治療

偏頭痛要就醫! 拖成慢性更難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常常會被問到:「醫師,我頭痛是不是腦裡長瘤?」「偏頭痛不是只有痛一邊嗎?」「我究竟要吃多久的藥才會好?」「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偏頭痛呢?」醫師的回答也很妙,有的直接說不會好,有的說要一輩子服藥,有的甚至難以招架問題。

偏頭痛可緩解、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沒有充分的頭痛知識,不僅病人到處逛門診、掛急診,重複檢查造成醫療浪費。事實上,偏頭痛是個可以緩解或治療的疾病,醫師、護理人員、病人或家屬,都有必要對於偏頭痛有一定的認識,減少失能,預防頭痛,提高生活品質。

偏頭痛如同失智是一種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定義為20大失能疾病之一,臨床上也常見病人因偏頭痛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生產能力減少、而且時常請假,造成公司排班困難等。林高章主任表示,由於偏頭痛是生物基礎訊號異常,傳遞至下視丘所產生連串的噁心嘔吐怕光畏吵等症狀,如同失智般,目前是當成疾病處理,而非僅僅症狀治療。

大多變成慢性偏頭痛才就醫

由於內在(荷爾蒙變化、生理時鐘、情緒、壓力),或外在(氣候、溫度、飲食、作息)因素,造成周邊血管興奮物質外漏,刺激三叉神經及中樞傳遞引發連鎖反應,是為偏頭痛的病理機制。當訊號開始發生(視覺或聽覺預兆),血管持續擴張(頭脹痛由輕度到重度),進行到怕光畏吵大約需時4~72小時。起初多數病人睡一覺或休息都會改善,隨著病程進展,不僅吃藥無法抑制頭痛,甚至發作時間愈來愈短,持續時間愈來愈常,最終成為慢性偏頭痛時才來就醫。

治療通常採急性緩解及預防策略。急性用藥有選擇專一性的翠普登,緩解率可達80%;預防性藥物有多種,醫師視嚴重程度給予單一或合併治療,治療3到6個月或更久。一旦變成慢性偏頭痛後,治療的時間勢必延長,且藥物療效差異也大。因此愈早了解偏頭痛愈早治療或預防,絕對是不二法門。

從作息、飲食、運動來調整

偏頭痛年齡層以20~40歲居多,病人通常不喜歡吃藥,因此,林高章主任建議,從作息調整(愈規律愈好)、飲食預防(避免刺激性、巧克力、起司類)、運動(瑜珈、太極)、喝水(2500cc/日),將可減少發作次數及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孕媽咪擔心懷孕期間身體不適吃藥會影響胎兒,傾向忍耐不就醫也不吃藥。一名28歲的李小姐懷孕三個月,最近頭痛加上感冒,擔心服藥影響胎兒,只靠喝水及休息,沒想到發燒不退,趕緊到婦產科求診,服用退燒止痛藥後,身體才恢復健康。 含乙醯胺酚成藥引發孩子過動 醫:無臨床數據&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舉辦「料理菊王」烹飪活動,由職能治療師及實習職能治療學生帶領近八十位慢性病房病友為虛擬菊花王國的菊王慶祝百歲生日,讓病友在追求團隊最佳表現的同時,也深刻學習個人衛生與環境整潔對西點品質的重要性。 實際參與及操作 精神復元強調「做中學習」,病友透過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73歲阿嬤,沒有慢性肝炎和酗酒病史,某次健康檢查卻發現有肝硬化現象,事後回診做超音波追蹤檢查,醫師發現阿嬤左葉肝臟有2.5cm腫瘤,且腫瘤指數異常增加,經由切片診斷確診為早期肝細胞癌,經由評估和討論後,採以肝臟腫瘤電燒燒灼治療,術後患者已順利出院,且追蹤腫瘤已殺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歲的年輕人,近來經常打嗝,不論飯前、飯後都持續打嗝,以為只是消化不良,但症狀維持數星期都未好轉,甚至出現腹脹而沒有食欲。他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肝癌晚期。 B肝造成肝癌晚期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指出,該患者經由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