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肉食又重口味 35歲男大腸癌第三期!

愛肉食又重口味 35歲男大腸癌第三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年紀約35歲的輕熟男,因飲食習慣都偏愛肉食和重口味,因最近連續拉肚子,上廁所都有微出血,每次上廁都上很久,直到掛了肝膽腸胃科門診,安排了大腸鏡檢查,結果已是大腸癌第三期,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致癌因素並非單一原因

目前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率在男女性別上很接近,而50~60歲之間發生率最多,像以上的實例年紀輕輕30幾歲,也得到了大腸癌,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大腸癌的致癌因素並非單純的單一原因。而是由多重因素導致的包括:家族遺傳、飲食習慣不好、靜態生活習慣、不愛運動及許多致癌物質等交互作用而成的。

每二年以糞便篩檢

從息肉長出來至演變為大腸癌,需要大約5~10年的時間,因此是最適合透過定期篩檢方式提早找出病灶並進一步處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運用菸捐經費挹注,建議50歲以上未滿75歲的民眾透過定期篩檢,每二年以糞便潛血檢查方式來篩檢,持健保卡到特約診所和醫院或當地衛生所都可以二年免費篩檢乙次。或可自行至醫院安排大腸鏡篩檢,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經治療後大腸癌5年後存活率是很高的。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民眾,透過醫療方式,定期檢查很重要!

預防更勝於治療!

許多民眾認為「我又沒有症狀,為什麼要做檢查?」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民眾易輕忽,等到症狀出現才發現大腸癌,往往為時己晚!民眾必須改變錯誤觀念,而將觀念變成─「在還沒發生任何症狀前,就必須定期檢查」,預防更勝於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卵巢癌因不容易早期發現,且復發率高,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此,馬偕醫院即將展開「卵巢癌疫苗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計畫」,藉由卵巢癌疫苗改善治療成效和預後,預計2年內收案110人。根據統計,第3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手術及化療後,仍然有7成以上機率會復發;且一旦復發,平均只有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偶爾會看到街旁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身影;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人常被視為異類,而現在,他們的症狀有了一個醫學名稱「癲癇」。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就曾受這樣的異樣眼光,走過心理陰霾和發病折磨的她,為了激勵更多癲癇病友與家屬,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全球平均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吸菸不只會導致發生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性潰瘍、肝硬化、腎臟等疾病,還會增加癌症,甚至術後肺部併發症風險;成大醫院研究發現,患者若能在術前戒菸,則可降低併發症風險達40%,且對於傷口癒合有顯著成效。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香精、混充米到假油事件,甚至連有GMP認證的產品也無法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到底怎麼吃才安全?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分享選購食品的小撇步。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子南建議,在選購米時,可觀察米粒外觀是否飽滿且大小均一,至賣場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