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越「癲」峰 陪你繼續走一里!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偶爾會看到街旁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身影;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人常被視為異類,而現在,他們的症狀有了一個醫學名稱「癲癇」。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就曾受這樣的異樣眼光,走過心理陰霾和發病折磨的她,為了激勵更多癲癇病友與家屬,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癲癇。

身為癲癇患者的曾幼玲表示,自己在國小四年級時第一次發病,由於發病症狀並不明顯,只有眼球上吊、嘴唇發白等輕微症狀,因此父母都以為只是不想念書、藉故發呆罷了!甚至還曾嘲諷道:「妳就是得了考試症!」

一直到國中老師注意到了曾幼玲的症狀,父母才帶著她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了癲癇。然而,因為不了解,家人曾跟曾幼玲提到,癲癇是很丟臉的病、千萬別讓其他人知道;加上發病時,常會受到來自周圍異樣的眼神對待,曾幼玲一直活在自卑裡。

隨著醫療品質進步,癲癇開始漸漸被大家認識。多年來,曾幼玲曾看過大大小小的醫院,甚至遇過醫師因為不熟悉、而亂開藥的狀況,治病的過程走得崎嶇;一直到民國80年在台北榮總接受腦部手術後,曾幼玲病情才大大改善。

為了幫助癲癇病友找出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對症下藥,也為了讓民眾能更了解癲癇、打破社會的刻板印象,曾幼玲因此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娓娓道出自己的「癲」覆人生,希望能藉此鼓勵癲癇病友們勇敢走過。而該書的義賣所得也將全數捐給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繼續為癲癇病友們努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茹素不僅是潮流趨勢,更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式。農曆七月到,民間的「鬼月」,在佛教中卻是很特別的孝親與吉祥月,大林慈濟醫院維持多年的傳統,選定本月25日晚間在醫院大廳舉辦祈福會,在獻燈、果、花中揭開序幕,莊嚴的供佛儀式後,由營養師們以逗趣的小品分享「蔬食健康吃」的觀念。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許多防疫專家擔心,入冬之後,進入流感季節,罹病後症狀與新冠肺炎類似,臨床上很難在第一時間區分,恐增感染風險,所幸羅氏研發出1款檢驗儀器,可在短時間內分辨病患感染流感或是新冠病毒。 對此,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為新冠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有多久沒有陪伴孩子讀書了?或者您只是讓書本陪伴孩子而已?有家長指出,孩子都二歲了,表意能力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單字,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比」的,不喜歡開口說話表達想法,直到加入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慧如醫師創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才在其中找到了「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詳情 »

等紅綠燈就想睡 整天虛累累當心虛勞上身 工時過長、身心操勞,許多上班族往往有疲倦問題,甚至連等紅綠燈也會因為太過勞累而睡著。中醫師提醒,長期「虛勞」可能造成身體過度耗損,新光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奎祐指出,不少人有慢性持續性疲勞問題,想要解決「虛累累」的狀況,應先區分是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或是過度操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