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聞燒焦味竟是癲癇! 醫破解2大用藥迷思

常聞燒焦味竟是癲癇! 醫破解2大用藥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30多歲的男子,在上班時常會放空發呆,也經常聞到燒焦的味道,直到後來症狀越來越頻繁,經過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癲癇。服用抗癲癇藥物後,就從此沒有聞到異味,上班時也不會突然放空發呆,工作的表現也改善了。

癲癇屬神經系統疾病 發作病徵多樣化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周秉箴醫師表示,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造成癲癇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是先天性出生就有,有些人是後天受傷所留下的後遺症,像是腦部創傷、腦炎、腦中風、腦腫瘤等都是可能成因,但大部分病患都不是先天遺傳,也常找不到原因。

周秉箴醫師說明,癲癇發作時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一開始發作並沒有一般人印象中的全身顫抖抽筋,像是全身抽筋的僵直性大發作、發呆的失神性發作、聞到怪味道、看到奇怪的閃光、聽到奇怪的聲音、莫名害怕的感覺、似曾相識的感覺等,這些都可能是罹患癲癇的病徵。

癲癇藥物無副作用 頻繁發作恐使記憶力退化

很多病患會疑慮癲癇藥物的副作用,周秉箴醫師解釋,現在的癲癇藥物已經跟過去不同,大部分的藥物不會影響記憶力,部份病人還會感覺吃了癲癇藥後記憶力比沒吃藥時更好。其實,病人的記憶力不好是因為癲癇頻繁發作造成,只要正確使用藥物,記憶力不好也就改善了,約有7成病人是可以控制病情,回到正常生活。

癲癇非絕症 配合醫囑用藥病7成可控制

癲癇藥是不是要吃一輩子?周秉箴醫師說明,若病人服藥過後,2到3年都沒有再發作,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停藥。同時,周秉箴醫師呼籲,癲癇不是絕症,病人需要做的是就醫確診,並配合醫師囑咐持續用藥,將有助於病況的控制,也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全球延燒,台灣經歷搶口罩、酒精之亂,民眾都很焦慮。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呂淑貞25日呼籲,不可忽略心理健康是防疫的重要一環,強調全民要「超越創傷」、「翻轉烙印」並「展現韌性」。師大教授李思賢提醒,台灣民眾防疫行為良好,但根本的「多運動」、「多喝水」可再加強。安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白血病和淋巴瘤都屬於血液腫瘤,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白血病侵犯血液及骨髓,而淋巴瘤則傾向於侵犯淋巴結,引起肺部、肝臟等器官衰竭。儘管這兩種腫瘤有些相似處,但病因、症狀、治療方案和生存率,卻都不盡相同。除了可採用化療、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等方式之外,以造血幹細胞治療又有什麼差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發生COVID-19(武漢肺炎)規模性院內感染!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次發佈5名新增個案,當中4例與第34例患者曾在醫院接觸,目前同病房病患與工作人員全數採檢隔離,目前未發現其他發現感染者,但當指揮官陳時中解釋疫情時,不自覺脫口「林口」,目前無法確認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新冠肺炎升溫,防疫措施更不能鬆懈,但面對失智者因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障礙,導致常忘了防疫事項,甚至難以配合,恐成為防疫破口;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指出,失智者較不易了解防疫措施,也較難正確陳述身體狀況、旅遊史及接觸史,甚至配合居家隔離等防疫,也容易因失序行為與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