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擺脫悶熱重排汗 塑身衣材質需慎選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部分民眾對於自己的身材都不太滿意!根據媒體2013年網路調查顯示,有高達86.72%的人經常覺得自己最近變胖,而瘦身的方式最常見的前三名以運動居冠,其次為節食與使用塑身衣類產品。但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交際應酬較多,相對來說也較難維持運動的習慣,因此塑身衣等懶人簡單瘦身法頗受民眾青睞。知名部落客麵麵就是塑身衣的愛好者,麵麵在部落格上分享的減重方式,就是以節食,搭配穿著塑身衣運動,成功的在一年內輕鬆甩掉15kg。(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迷上鄭多燕瘦身操的王小姐,也希望透過塑身衣雕塑身形,因此常常在網路上購買塑身衣,為了追求事半功倍,乾脆就穿著塑身衣大跳鄭多燕瘦身操,沒想到幾天下來,卻讓皮膚起了一顆顆的紅疹,經醫師診斷,發現是塑身衣太過悶熱所引起的濕疹。

瑪芮娜行銷總監Anna表示,市面上常見塑身衣材質多以尼龍跟彈性纖維為主,各家塑身衣的不同點,就在於尼龍與彈性纖維的等級、比例以及成分,往往會影響塑身衣的透氣程度與束壓程度。相較於較普遍的尼龍跟彈性纖維,目前坊間較少見的塑身衣材質是TACTEL(特達)、SOFTLYCRA(萊卡)…等,這些較高級的材質常見於醫療美容中,做為手術後使用的加壓衣等,因此在透氣度上都相當不錯,用在塑身衣上則是更加理想的材質。

但如果消費者較怕悶熱、或是想將塑身衣作為平日長時間或運動時使用,更要挑選經過運動衣等級排汗認證的產品,則透氣度、排汗效果更佳,也比較不容易形成濕疹或皮膚過敏的情況。

一般民眾該如何挑選合適的塑身衣呢?Anna表示,消費者在選購時,除了選擇有品牌的塑身衣比較有保障外,也應就塑身效果、透氣度、更重要的是布料成分等進行評估,由於每個人對於塑身衣壓力與緊繃度的忍受度並不一樣,如感覺不適就應脫下。選擇塑身衣並不是越緊效果越好,想要維持良好的身材,最好還是多聽多看多比較,才能避免花錢又「瘦」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名有萬華茶室活動史67歲男性確診者在治療後,情況穩定,但出院時竟喪失記憶,不認得另一半,醫師研判為腦部缺氧病變,新冠病毒侵襲腦部組織,造成大腦血管血栓,造成記憶力喪失。 新光醫院呼吸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該名個案接受核磁共振發檢查,確診為腦部缺氧病變,腦部血管血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出現疫苗荒,國產高端疫苗接力,將成為第6輪施打主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宣布,8月16日開放預約高端疫苗施打,分別開放65歲以上長者、36歲至64歲一般民眾以及20歲以上第9類對象。 ▲第6輪公費疫苗接種高端,於8月16日(一)上午10點起開放預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自購AstraZeneca疫苗約52.4萬劑於日前抵台,因此,第7輪可能接種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統計相關劑量,才能決定屆時提供哪些族群施打?劑量為多少? 外傳180萬劑BNT疫苗可望提早到9月到貨,對此,陳時中指出,疫苗到貨時程還是有保密協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情方面,今(14)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來本土疫情均為零星個案,疫調做得快速,相信疫情是有可能控制住的。 ▲8月14日台灣增加新冠患者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3例本土病例,1男、2女,年齡介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