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推動中心導管照護 提升醫療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醫療處置上多用於注入輸液、抽血,或監測血液動力學等具有內腔的血管內導管裝置,稱為中心導管,常見於急重症患者身上侵入性醫療裝置,雖然能夠救命,卻也成為醫療照護上誘發感染的危險因素;疾管署特別呼籲,醫療機構應持續推廣組合式照護措施,以有效降低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生。

成大醫院表示,透過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措施,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中心導管等血流感染;執行上通常會選取適合的置入位置,且確保手部的衛生,透過皮膚消毒劑、最大無菌面的防護等操作,並且必須每日接受評估是否應拔除中心導管,降低感染的機率。

依據國內外監測資料顯示,發生血流感染、泌尿道感染或肺炎住院病人中,超過五成以上會有侵入性醫療裝置;因此,國際間對於侵入性醫療裝置的照護,已訂定指引,而組合式照護措施通常是組合3至5種,且目前已經證實,如果能一起實施,較單一措施更能改善病人的預後。

為了能有效落實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措,疾管署也在今年推動中心導管照護品質提升計畫,並補助57家醫院,透過多面向系統性導入的方式,宣導組合式照護措施觀念,幫助提升醫療照護人員的認知和實際操作,保障患者若需要緊急接受時,能立即接受照護,全面提升患者的安危及照護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全球性新冠肺炎流行之故,各地民眾配合戴口罩及勤洗手防疫措施,讓平時流行疾病盛行率大幅下降比如流感。對此,安南醫院小兒感染科宋玉蘭醫師表示,嬰幼兒由於難以配合戴口罩跟洗手,理當是罹患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跟糞口傳染疾病的高危險群,而事實上在農曆年前就曾有罹患腸病毒感染的嬰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連松山英樹也深受其害,會讓高爾夫球友哭出來的大拇指根部疼痛,想改善這一點,初中階球友可能要先修正自己的握桿方式。過度使用大拇指、握桿姿勢不正確 都是大拇指根部痛原因讀賣巨人隊醫療室主任醫生林英俊表示,慣用手是右手的球友,如果左手大拇指根部會痛,代表有拇指基底關節炎,原因是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月十五鬧元宵,春節將綻放慶典結束的火花。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吳思儀結合傳統吃湯圓習俗搭配節氣,教您做簡單又營養的素食湯圓料理。清淡飲食為強健脾胃做準備 善用當季食材臺灣橫跨北回歸線,節氣更替不明顯,今年元宵節跟在雨水節氣後面,還是冬春交接的季節,冬天的濕氣沒有完全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每個新學期開始,學童在學校視力檢查後,如果視力低於0.8,家長就會收到複查單,建議前往醫療院所進行視力檢測,確定視力不良的成因、及早防範。臨床上遇到不少家長抱怨「醫師,我的孩子每天手機滑不停怎辦,幫我勸勸他?」或是「上個學期檢查還好,怎麼這個學期視力變成0.6?」眼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