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失眠困擾 腹式呼吸助好眠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人的一天有3分之1時間花在睡眠上,但根據睡眠醫學會統計,全台失眠人口超過200萬人,且據醫學中心門診統計資料,不只老人有睡眠障礙,中年人及孩童、青少年因失眠求診的人數,都佔有很高比例。醫師建議,無論是不明原因或是疾病導致失眠,創造理想的「睡眠債」、隨時保持腹式呼吸,是幫助一夜好眠的簡單方式。

台大醫院精神部陳錫中醫師說明,失眠簡單來說就是「在該睡的時候睡不著」,症狀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早醒、睡不飽。1個月內的失眠稱為「暫時性失眠」,通常是睡眠環境改變、時差、噪音或壓力導致,若保持良好睡眠習慣,通常會自行好轉。

如果失眠症狀超過1個月,且影響白天精神,就稱為「慢性失眠症」(也稱為原發性失眠)。常見造成慢性失眠的疾病包括心臟機能衰退、慢性阻塞性肺病、胃食道逆流等慢性病;此外,30-40%失眠患者,是因為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導致。

陳錫中建議,累積睡眠債、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搭配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法,可減緩失眠症狀。所謂「腹式呼吸法」,是個可吸入最多的氧氣的呼吸方式,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助於放鬆、安定神經。

他解釋,初學者可在睡前半到1小時,趟在床上,腹部頂著書之類的重物,感覺自己用鼻吸氣時腹部帶動重物隆起,用嘴吐氣時下沉;平常則隨時提醒自己使用此呼吸法,不僅可緩解暫時性失眠患者容易緊張的情緒,也能幫助慢性失眠症患者在本身疾病穩定後,改善原本失眠養成的壞習慣。

至於「累積睡眠債」,就是養成適當的運動、白天不躺床上、準時上下床;陳錫中提醒,別為了想早點入睡而刻意提早上床時間,或是賴床補眠,可能反而撥亂生理時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時間真的可以沖淡一切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曾遭受霸凌者恐導致憂鬱症,而中小學的被霸凌經驗,更可能會在大學遭受二次傷害時,產生加乘作用;中小學遭受言語霸凌、大學遭受排擠者影響最大,而曾受到網路霸凌者,其生活品質卻較佳。專家呼籲,大學前曾被霸凌者,應列為高關懷族群。台大公衛...

閱讀詳情 »

華人喜愛美食,尤其在美食之國台灣,國人都喜歡在三餐享受不同的美食,再加上華人偏好口味較重且油膩的菜色,要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我們更要注意攝取的熱量以及營養素的比例,而將飲食味道平衡,不鹹、不油膩的趨勢,可以說是現在正在慢慢抬頭的新飲食健康概念。 近來國人米飯的攝取量減少,相反的,動物性脂...

閱讀詳情 »

1、最養胃的,是面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2、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4、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 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後1-2小時後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澱粉較多的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