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療+標靶藥 無法手術肝癌治療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無法手術的肝癌治療有重大突破!根據臨床試驗結果證實,以放射治療合併肝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可以縮小腫瘤,而且有三成九病人在二年內沒有復發;顯示放療加標靶藥合併療法,可望成為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病人治療新趨勢。

該項臨床試驗是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為主,聯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奇美醫院共同進行,針對40名無法手術的肝癌病人,利用放射治療合併肝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今年4月的國際放射腫瘤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Physics, IJROBP)。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峯表示,臨床試驗從2010年開始至2012年,共收治40位平均年齡在62歲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癌病人,腫瘤大小平均8.2公分,這些病人曾經歷動脈栓塞或不適合動脈栓塞,但肝功能狀況良好;在接受放射治療及每天口服標靶藥時,每3個月會進行電腦斷層掃瞄追蹤。

這40位肝癌病人經由治療追蹤2年;結果顯示,肝癌腫瘤治療反應率可達55%,3成2病人存活期超過2年,要高於沒有一般無法手術肝癌病人的存活期約6個月至1年;另外,有3成9病人2年內病情無復發,顯示合併療法能增加肝腫瘤的控制,且沒有非預期的副作用。

邱仲峯副院長指出,過去無法手術的肝癌病人,僅能接受電燒或栓塞治療;放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療法,是以放射治療刺激腫瘤產生自由基殺死癌細胞,進而能縮小腫瘤,而口服標靶藥則是從肝腫瘤內部抑制癌細胞血管增生,阻礙腫瘤增長,與放療結合,能提高縮小腫瘤的反應率及延長存活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0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疫苗已進行大規模施打,許多民眾擔心接種後會出現不適反應,會先購買止痛藥備用,也有不少網友先預防性投藥。不過,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建議,等真的出現發燒、疼痛、骨骼痠痛,再吃止痛藥,不建議提早用藥。 自從國內大規模接種AZ、莫德納疫苗,止痛藥更成為熱銷藥品,常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部分業者為加強防疫,放置同時具有量測手掌溫度及酒精噴霧之產品,用以判斷受測者體溫正常。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提醒,目前並未核准以量測手掌溫度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注意不應以此類產品判斷受測者是否發燒。發燒篩檢工具有5種 手掌溫度易受影響 測量體溫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獨居的鄭永裴過去為建築板模工,六年前罹患口腔癌,手術切去右頰,取大腿皮瓣重建失敗後,一年多來右臉患部外露可見口腔內部,至今已歷經九次重建手術,出門只得戴上口罩保護傷口也避開他人眼光,術後難以言語、無法吞嚥、擔憂疾病與未知命運,罹癌鉅變讓鄭大哥人生陷入走不出的困境。社會賦...

閱讀詳情 »

2021.07.2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2日為止,已經有782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