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球桿正確使用概念 使身體產生更多揮桿速度



高爾夫揮桿動作是透過身體的動作操作球桿來擊球,各位球友對於使用球桿的概念已經決定是用身體的大肌肉揮桿或是試圖用比較沒力量的手部肌肉揮桿,下圖可以看到施加重量在桿身時球桿會產生一些扭曲,這樣就說明了其實你感覺硬的球桿,在快速揮動或施加力量時它相對是「軟」的(軟硬只是呈現球桿變形量的多或少)。
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如影片說明,當對於認知球桿是「軟」的時候,會找到身體轉動的力量將球桿「甩」上去(並非用手甩動球桿,用身體轉動揮動遠端的桿頭重量),相反的若認知球桿是「硬」的時候會將球桿「舉」到上桿位置。
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
而那種認知對你有利?
個人認為把球桿當作軟的時候你可以:
1.獲得更多的身體轉動,使身體產生更多的揮桿速度
2.更好的重心轉移(因為轉動讓你的身體力量自然產生有限度的位移)
3.更多的擊球加速距離有利擊遠與木桿的執行
4.更一致的揮桿節奏(不會用手猛力加速擊球)

駐站教練教學 終於發現了 打球20年依舊用手揮桿的原因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前言 關於心臟病,成千上萬的悲傷故事 這是一個每年重複成千上萬次的悲傷故事。 有個人,且讓我們稱為布魯斯,一名57歲的肥胖中年男子,從他的一次例行體檢得到壞消息:「你的總膽固醇為235,高了一點,而你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就是壞膽固醇是160,也有點高。」 然...

閱讀詳情 »

✤Amazon網站 4.5顆星推薦!✤ 護心時代全面啟動 《關於心臟病,醫生可能不會說的事:揭露冠心病真相,教你面對心臟代謝的革命性飲食計畫》 揭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真相! •如果你有心臟疾病問題,快讀這本書!馬克.休斯頓博士的開創性著作,一本治療和預防心臟疾病的實用工具集。──美國自然醫學...

閱讀詳情 »

作為高血壓和心血管專科醫師,在預防心臟病工作上,有個令我沮喪的現實是,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已經在心臟病的迷宮中,直到他們已經走在「動脈故障路徑」,或已被擊倒在旅程終點的磚牆前。 如果他們早知道在旅途剛開始,便趕緊走出迷宮,或是走出心臟病快車道和動脈故障路徑,有多麼的容易,或者更好的是,如何避...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weheartit.com 夏天必做的事是甚麼?當然是玩水啊!在這種悶熱的天氣底下,大家都會選擇去游泳,泡一泡水好降溫,但總游泳難免會有點無聊,最近歐美女生又開始流行起「水上瑜伽」這個前幾年新興的神奇運動,還沒跟上潮流的趕快看過來! 水上瑜珈,其實就是將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