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罹接觸性皮膚炎 原來是用了這個...

新生兒罹接觸性皮膚炎 原來是用了這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自新生兒出生起,家長都很注意孩子吃下去的營養,唯皮膚上接觸的洗髮沐浴乳、DIY母乳皂、護膚乳液、乳霜、嬰兒油,甚至濕紙巾,卻經常被輕忽。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大筆也最長遠的投資。看懂成分標示,為孩子贏在一身投資的起跑點上。

給孩子抹的、吸的更要斤斤計較

相對於成人,嬰幼兒的角質層較薄,穿透性較高,沐浴乳、肥皂及乳液乳霜甚至皮膚藥膏的吸收率也大幅增加。大人隨便洗洗擦擦都不怎麼樣,對嬰幼兒卻常常造成乾癢發紅,嚴重的引發溼疹。新生兒肝功能只有大人20~40%,腎功能只有成人30%或更低。再加上孩童正處快速生長期中,如海綿般大幅吸收營養以促進生長及發育,所以對於吃入和擦敷甚至吸入的成份更要斤斤計較。

臨床上確實遇到,學齡前孩童胸部發育呈現性早熟跡象,問診排除飲食及家族遺傳問題,但是家中固定使用精油噴霧,有些則喜歡嬰幼兒聞起來香香的,故選購沐浴乳和護膚乳液時以味道為一大考量。經停用精油噴霧、香精乳液等,無藥物介入下,後續回診追蹤,明顯可見提前發育的胸部已自行消退。由此可見,皮膚及呼吸道長期接觸的成份不容小覷。

學會看成分標示 第一線守護健康

濕疹不是只有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刺激接觸性皮膚炎(如口水疹、熱汗疹、尿布疹),還有過敏接觸性皮膚炎,且其最大宗的過敏來源之一就是香精,成分標示為fragrance、parfum、perfume。

香精大量存在於生活中,除了美容保養及清潔用品,許多日常用物中也含有香精,如衛生紙、玩具、蠟燭、空氣清淨噴霧──食品中當然也存在,用意是覆蓋物品原本不一定愉悅的味道(橡膠地墊、消毒性空氣噴霧),或提升終產品的味覺賣相(香水衛生紙或衛生棉)。

1週大被診斷為過敏接觸性皮膚炎

在衛生福利部化妝品衛生管理法中規定,添加在產品中的成分都需依法標明;但香精的化學原料是商業機密,故不強制標明調製香精中所使用的細成分,然而研究證實香精為過敏接觸性皮膚炎的三大過敏原之一,約五分之一的兒童皮膚炎是這一類過敏接觸性皮膚炎,年紀最小被診斷為過敏接觸性皮膚炎的小至1週大新生兒,故一般化妝品中含香精的問題實需重視。(文章提供/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余寧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能讓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若尿酸含量過多時,就會在尿液中結晶,形成結石,也就是尿路結石,堆積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嚴重時恐導致慢性腎臟病;基隆醫院腎臟科主任林吳烜表示,若飲食上未注意或缺乏運動時,就會促使血液尿酸過高,當身體無法及時排出,就會造成結石,堆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歲的黃姓老翁長期因為攝護腺肥大而困擾,已經服用藥物治療多年,雖然沒有什麼副作用,但因為還有其它慢性病的藥物要服用,所以想要手術處理以減輕服藥負擔。使用「攝護腺雷射」 不拿掉攝護腺黃姓老翁來到衛福部臺中醫院朱朗軒主任門診就醫,希望做一種最新的「達摩」手術。朱主任疑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熟女因瑜珈姿勢不當,導致下肢麻、無力,立即被送至急診。因患者出現急性下肢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自發性脊椎硬膜外出血,為自發性第10胸椎至第1腰椎脊椎硬膜外血腫塊,壓迫脊髓,診斷確認女子是脊椎硬膜外出血。多重慢性病患者 增加手術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電視廣告影響力大,增加孩童食用含糖食物機會!高糖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增加13種癌症風險。據美國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調查,發現廣告與早餐穀片的關係,比起沒觀看廣告的孩童,觀看的孩童多37%可能性選擇高糖穀片。詹妮弗·愛蒙德博士(Jennifer Emond)呼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