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本人靠著「喝白開水」就能預防癌細胞滋生,關鍵就在於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步驟!

癌症是人人聞之色變的一種疾病,有很多種癌症至今都沒有治愈的方法。癌症也被稱為「絕症」,只要聽說某個人罹患癌症,基本就是下了死亡判決書。癌症有一個特點大家必須要知道,就是35℃下是癌細胞最喜歡的溫度,也是令它們最活躍的溫度。

一旦身體溫度高於39.6℃,癌細胞就會死亡!

 

▼過去患癌症的人遠不如現在多,大部分現代人由於壓力過大和飲食不當等原因,正常體溫都在35℃-36℃,而這種「低體溫狀態」正是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更年期障礙、憂鬱症、心肌梗塞、癌症等疑難雜症高發的重要原因。總而言之,體溫是決定生老病死的關鍵。

日本人靠著「喝白開水」就能預防癌細胞滋生,關鍵就在於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步驟!

 

 

既然低體溫容易罹患癌症,那麼高溫是不是可以殺滅癌細胞呢?答案是這絕對是可以的!這不是開玩笑,熱療已經成為對付腫瘤的一種新方法,國外醫學家甚至將它稱作「醫療春天的到來」。

從世界範圍來看,被稱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名醫Hippocrates也曾用加熱法來治療腫瘤。一百多年前,德國醫生Coley發表了有關「發熱療法」的研究,往患者體內注射「Coley毒素」誘發患者發熱,他用這種方法治療了38例晚期癌症。癌症細胞比正常的人體細胞更為「怕熱」,所以,在同樣的加熱溫度下,癌細胞熱得停止生長,正常的組織細胞卻依然可以「悠哉遊哉」。這樣一來,既能殺滅腫瘤組織,又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誤傷」正常組織。

有人也曾經試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希望借此能殺滅體內的癌細胞,這就有點「病急亂投醫」了,因為人體的導熱性比較差,烤火或者蒸桑拿無法將熱量傳遞到腫瘤組織,所以起不到殺滅癌細胞的作用。如果將身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之下,可能會導致身體組織脫水和灼傷,這是得不償失的一種做法。

而且熱療對實體腫瘤效果比較明顯,而對於白血病幾乎沒什麼效果,因為白血病的病源在骨髓中,我們目前的醫學是無法讓高溫進入全身骨髓的。所以與其等患了癌症再去找方法,不如學會預防癌症。

既然我們知道低溫是癌細胞最喜歡的溫度,那就設法提升自身溫度,把癌細胞滋生的溫床徹底掀翻掉!醫學研究表明,體溫每升高1℃,人體免疫力就會提高30%;相反,體溫降低,免疫力就會下降。

 

怎樣提高基礎體溫呢?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 每天喝五杯白開水,持之以恆。

2. 少淋浴,多泡熱水澡,使血液循環更暢通,保持酶的活性。

3. 增加體力勞動,至少在家做家務少用吸塵器、洗衣機之類的,親自動手吧。

4. 夏天少開冷氣。

5. 不要過分減少鹽分的攝入。

6. 不要過度飲食,少吃冰冷的食物。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點,現在很多人都用純淨水來代替白開水,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習慣。如今日本很流行白湯排毒法,也就是要把水煮沸,然後喝溫熱的白開水排毒!這種療法源自於印度的阿育吠陀(Aayurveda) ,只要身體熱起來就能達到和用芝麻油按摩讓身體熱起來同樣的效果!,由於簡單又不必花錢,因此日本藝人千葉麗子推薦之後, 一群明星也效仿,成功造成一股風潮

煮開並沸騰3分鐘的開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氣及壹些有害物質被蒸發掉,同時又能保持水中對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堅持每天五杯白開水,不僅能提高基礎體溫,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1. 緩解便秘,多喝白開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軟化大便。

2. 利尿,白開水有利尿的功效,可以使輸尿管、膀胱流暢,防止結石發生和細菌感染。

3. 幫助身體排毒,喝熱水時體溫上升,會使得毒素隨汗液一起排出體外。

4. 減少痛經,白開水的熱量對腹部肌肉有著鎮靜和舒緩的效果,能有效減少痛經。

5. 減肥,喝白開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分解脂肪組織。

6. 緩解咳嗽和喉嚨痛,白開水是天然的感冒良藥,它的化痰效果使你的喉嚨不會有那麼重的異物感,而且喝幾口白開水,鼻子也很容易通氣。

 

喝白開水也不能盲目地硬灌,最好分時間段飲用,效果會倍增喔。

1. 早晨剛起床,此時正是血液缺水狀態。

2. 上午8時至10時左右,可補充工作時間流汗失去的水分。

3. 下午3時左右,正是休息的時刻。

4. 睡前,睡覺時血液的濃度會增高,如睡前適量飲水會沖淡積壓液,擴張血管,對身體有好處。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喝,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因此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

從今天開始記得要每天都喝溫熱開水,提早預防癌症!癌症是十分頑強的一種病症,千萬不要等到患病後才後悔為何沒有早預防。了解癌細胞的生存環境,知道它的弱點,將癌症扼殺在搖籃裡。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大家都深入了解一下吧!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化學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新藥及新療法不斷問世,延伸出近年較熱門的兩大治療方式「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恩主公醫院癌症中心陳重華顧問醫師指出,「標靶藥物治療」是指透過基因檢測解碼,找出致癌的驅動因子,打造個人化癌症醫療,找到對症的標靶治療藥物,甚至進一步了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跨越地理疆域與時差限制,成功大學於21日舉辦12小時接力的「2020 NCKU COVID-19國際線上直播論壇」,從台灣串連亞洲、歐洲與北美10餘國大學校長、學者專家與醫界人士約150人,「面對面」交流第一手訊息、探討疫情對高等教育的衝擊及變革、全球化與防疫如何取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兩年了,藥物副作用持續,仍有失憶、全身疼痛、眼睛眩光、耳鳴、焦慮、肌肉無力等症狀。」身為「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系抗生素藥害受害者的黃仲立,本身為醫美診所院長,具醫師背景,去(108)年接受媒體採訪,現身說法抗生素藥害問題,引起衛福部關注,加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高血壓導管治療 美醫學會:平均可降門診血壓9.2 mmHg血壓居高不下,無法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下,是高血壓患者的一大煩惱,有些患者甚至吃4、5顆藥也難控制,其實現在已經有「高血壓導管治療」(或稱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Renal Denervati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