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落性情大變 恐失智症惹禍

日落性情大變 恐失智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失智老翁,每當日落的傍晚時刻,就會出現嚴重的精神行為症狀,包括性情激躁、情緒古怪,甚至晚上不睡覺,讓家人十分困擾;醫師指出,國內約有2成的失智症患者,容易出現「日落症候群」的病徵,建議家人多安排白天的活動,夜間時提供適當的燈光,降低患者不安的情緒。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黃長治表示,所謂的日落症候群,是在黃昏、傍晚或晚上時,有些失智症患者會發生焦躁、激動、吵鬧、大叫,甚至攻擊他人等精神行為問題,或原本精神行為更加異常,會變得更嚴重更混亂。據統計,國內約有2成以上的患者會出現日落症候群。

黃長治指出,發生日落症候群的真正原因不明,推測可能原因,包括房間昏暗看不清楚,易造成情緒不安及混亂;白天睡眠過多,導致生理時鐘混亂;一天體力疲憊,而沒有安全感,或與賀爾蒙失調有關。

當患者出現日落症候群如何改善?黃長治建議照顧者,白天時應多安排戶外活動及治療性活動,避免讓患者在家中睡覺,導致日夜顛倒等情形,入夜時也要提供適當的光線,減少患者的混亂及不安的情緒。

黃長治強調,照顧失智症者就像照顧小孩子一樣,需要極大的愛心及耐心,照顧者照護品質的好壞,也會影響病人的病情,照顧者應適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可以幫助病人的狀況穩定,以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95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韓國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是否再次出現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努力填補!台灣第32例武漢肺炎患者,在2月16日至19日足跡遍佈雙北,接觸者防疫單位無法掌握,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所有行程,在相同時間在同一地點民眾,必須注意身體有無意狀。另外,確診隔...

閱讀詳情 »

受洗後還禮佛暈眩發作 是天主憤怒嗎?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

閱讀詳情 »

近年益生菌越來越夯,但有無效用一直都是眾說紛紜的議題,而這次營養師團隊實測發現,讓嬰幼兒補充短雙歧桿菌益生菌後,有8成的嬰幼兒改善了腸胃道問題、3成的嬰幼兒胃口增加、同時也改善部分的異位性皮膚炎、皮膚敏感、過敏等困擾。 營養師建議家長可衡量自家寶貝的情況,注意挑選技巧、適時補充益生菌,但記得仍要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1歲男性異位性皮膚炎已十年,使用皮膚科給予的類固醇藥物,一開始治療很有效,但約一個月後效果就變差了,尤其每次沐浴後就癢到受不了,到秋冬季節症狀更甚,且癢到睡不著,睡眠品質不好也影響工作,因此轉而求診中醫;經調理一個月後,皮膚發癢的頻率減低,生活品質也提高了。異位性皮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