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抓不停! 中醫辨證調理不讓皮膚搞怪

異位性皮膚炎抓不停! 中醫辨證調理不讓皮膚搞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1歲男性異位性皮膚炎已十年,使用皮膚科給予的類固醇藥物,一開始治療很有效,但約一個月後效果就變差了,尤其每次沐浴後就癢到受不了,到秋冬季節症狀更甚,且癢到睡不著,睡眠品質不好也影響工作,因此轉而求診中醫;經調理一個月後,皮膚發癢的頻率減低,生活品質也提高了。

異位性皮膚炎有4症狀 且易增加氣喘、過敏等疾病發生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陳奕任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盛行率約一至兩成,若父母其中一位有異位性皮膚炎,則小孩患有該症的機率為2~3倍、父母都有則上升至3~5倍。常見皮膚乾燥、紅腫、滲液以及角質化現象,而造成惡化因素為過度洗澡及不使用保濕、情緒緊張、暴露於溶劑及洗滌劑、高溫與乾燥環境;此外異位性皮膚炎也會增加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注意力較不集中等機率。

緩解皮膚癢 中西醫共治效果佳

西醫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抗搔癢、外用類固醇及保濕劑使用、嚴重的話會考慮免疫抑制劑合併類固醇使用。陳奕任醫師指出,中醫診治則為血虛生風夾瘀,依患者體質調配用藥,將四物湯裡的熟地改生地,再加玄參、荊芥、防風等中藥調養,及擦拭適用異位性皮膚炎的乳液,使乾癢感減輕。

另外,曲池穴可改善皮膚乾燥及搔癢脫屑;屬於血虛的體質可加三陰交穴及血海穴改善症狀;屬於濕熱重的體質,可加陰陵泉穴及豐隆穴。

止癢抗發炎 日常分階段保養很重要

最後,陳奕任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患病期盡量保持心情平靜,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少食海魚蝦蟹、豆腐乳、酒,以利身體康復;緩解期則以調養身體使不復發為主,配合中醫調理與合適的保溼乳液,可以緩解好發頻率。

【延伸閱讀】

高血壓減壓控制 一根導管就可搞定

遠離石頭奶,義乳材質再進化 高仿真隆乳這樣做

10月至今累計858例流感重症個案 7大族群小心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常有頭痛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廖祥琳表示,以中醫論治頭痛,不只考慮患者發作原因,緩解當下頭痛的不適感,也會進一步去追察病患的體質狀況,希望藉由體質調整,達到減少頭痛的嚴重程度及發作頻率。診斷與治療原則為先區分外感或內傷頭痛;廖祥琳指出,臨床上很常見頭痛發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黴菌原本就存在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之中,藉由呼吸運動被吸入鼻腔並附著在黏膜,通常不會造成疾病,但這些寄生黴菌,在某些情形之下,也能從單純無害的寄生迅速進展到致命的疾病。開業醫診所醫師巫剛肇指出,當鼻子構造異常,例如長鼻息肉或慢性鼻竇炎時,鼻腔的清潔運動受到阻礙,使得原本附著的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手麻是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發麻不外乎手部的血液循環受影響,或是手部神經受到壓迫,有些是疾病預兆,有些則是生活習慣的警鐘;開業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指出,手麻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常見的職業病,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到10倍,常會夜間痛醒,初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0歲男性有左耳反覆流膿的問題,有次更因掏耳朵掏太深導致耳膜穿孔,加上洗澡時不小心左耳進水,促使症狀反覆發作,演變成慢性中耳炎,經由微創內視鏡耳膜修補手術治療後,傷口小,患者也逐漸恢復健康。患者原本得知要接受傳統耳朵手術,必須把耳朵掀起,一直婉拒治療,但因症狀加劇,直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