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咳嗽不停旁人退避三舍 醫:若是過敏引起則不必恐慌

咳嗽不停旁人退避三舍 醫:若是過敏引起則不必恐慌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國內出現首例新冠病毒社區感染,個案已不幸死亡,引發不少人恐慌。最近如果有人在電梯、捷運車廂等密閉空間咳嗽,旁人也會紛紛走避。不過,咳嗽不見得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問題,也可能只是過敏所致,只要用對藥物就能改善。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王美文表示,過敏是人體的免疫反應,誤將無害花粉、塵螨、黴菌、動物皮屑及刺激性化學物等外來物質,判定為有潛在危險的自體免疫反應。

 

暴露於過敏原環境中,免疫系統一開始只會引起過敏體質,若再次暴露於相同的過敏原,會加速產生組織胺、介白素及細胞激素等致過敏物質,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包括局部組織充血腫脹、血管通透性增加、呼吸道平滑肌痙攣及眼鼻部搔癢難耐等症狀。臨床顯示,輕度過敏症狀包括蕁麻疹、鼻塞及流鼻水;中度過敏症狀則為呼吸困難及全身出疹;如果嚴重則可能出現休克,甚至命危。

 

王美文指出,台灣為海島型氣候,居家環境潮溼,過敏原眾多。許多人從小就有過敏體質,常有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反應,如症狀輕微,只要使用抗組織胺和類固醇就可迅速緩解不適。

 

抗組織胺可以減少致過敏物質的產生,一般可分為全身性及局部性;前者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及輕微皮膚搔癢症狀,副作用有口乾、舌燥、想睡、視力模糊及腸胃不適。另外,服藥期間可能會造成嗜睡,應避免開車、操作機械及飲酒。至於局部使用的抗組織胺,最常見的是抗組織胺鼻噴劑,可直接作用於鼻黏膜上,較少產生嗜睡及頭痛,但可能會有鼻刺激、口乾、喉嚨痛及流鼻血等副作用。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雖然可以減少致過敏物質產生後續的發炎反應,但副作用並不小,因此許多民眾畏懼使用含有類固醇等藥物。王美文指出,對於有氣喘、嚴重過敏反應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來說,使用全身性類固醇有其必要性,短時間內可以抑制全身發炎反應,但務必照醫囑使用,勿任意更改劑量。

 

局部使用類固醇則是劑量較低、效果好且較不易產生全身性副作用,例如,含類固醇鼻噴劑(用於過敏性鼻炎)、含類固醇吸入劑(治療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含類固醇外用藥膏(治療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及接觸性皮膚炎)。

 

王美文建議,可以記錄飲食,經常打掃居家環境,徹底清潔室內及寢具,少用刺激性香氛產品,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了解自己可能有哪些過敏原,或透過抽血檢查找出原因,盡量避免接觸就能降低過敏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千萬不要以為歐洲、國外來的食品就比較安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全球食品安全學院調查當地市售嬰兒米製副食品,結果發現,約一半以上的產品無機砷含量超標,學者擔心,這可能傷害嬰幼兒健康、發展。 近75%米製嬰兒食品 砷含量超標 無機砷會帶來一些健康風險,因此歐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除了血糖高的問題之外,也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問題,由於血糖太低,會導致昏迷,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或成為植物人,不得不慎!所以,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也要聰明量血糖,才能充分掌握血糖,避免不幸發生。 血糖低很容易發生在罹患糖尿病的老人與小孩 為恭紀念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胃腸道基質瘤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由於此病復發機率高,因而在治療時會以手術切除,並會使用標靶藥物;目前較新的治療方式則是會先服用標靶藥物使腫瘤縮小,再手術切除,之後又再服用標靶藥物,除了可以減少手術切除的部位,並能減少復發率。 標靶藥使腫瘤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人口高齡化,2025年台灣每4人將有1人成為骨鬆高危族!根據資料顯示,台灣70歲以上人口預估在2025年達到300萬人。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近幾年70歲以上骨鬆好發率略為減少,但近年來因人步入高齡社會,隨著50歲以上人口比例越來越多,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仍居高不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