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暈眩的各種案例

暈眩的各種案例

案例一

一名50歲男性某日駕車上班途中,正準備右轉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暈眩,趕緊把車停在路邊,隨即打電話通知家人前來幫忙,並向公司請假送醫。就醫時,醫師發現,每當患者頭向右轉時,均會誘發短暫的眼振和暈眩;頭向左轉時,也會誘發病症,但較為輕微。於是確定是右側水平半規管的耳石沉積症所致,經過幾個循環的耳石復位術後就痊癒了。

案例二

在門診中,常遇到車禍後苦於暈眩的患者。這類患者往往有頭部外傷,大多是在意外事件發生後翌日開始,一轉頭或是改變身體姿勢時,就會感到暈眩,走路「不踏實」,覺得整天在「暈車」。在正常狀況下,內耳橢圓囊內有管理平衡的耳石器,是由耳石群、耳石膠及位置感受毛細胞的立體微毛所組成。耳石膠黏住耳石群,當改變頭部位置時,耳石群就會因重力因素拉扯到耳石膠,牽動了立體微毛,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頭部的位置。

暈眩的各種案例暈眩的各種案例

案例三

一名三十九歲美國籍華人,曾於三個月之前陪伴家人到佛羅里達州Busch遊樂園玩樂。那時因為孩子非常熱愛雲霄飛車,一連陪孩子玩了五次,由於雲霄飛車以高速螺旋式的路徑打轉。最終於第五次搭乘娛樂設施後,開始感到暈眩, 之後,每當低下頭、彎下腰時,就會感到暈眩,嚴重還會噁心嘔吐。醫師問診後發現,只要請患者平躺時轉頭,或是頭快速向兩側後仰時,均會誘發出眼振和眩暈,顯然是兩側內耳的半規管內均充滿了脫位的耳石,這樣的症狀正是最嚴重的耳石脫位症型態。經過反覆多次進行不同方向的耳石復位術後,病症最終緩解消失了。

暈眩的各種案例暈眩的各種案例

常見的暈眩可分三類:

1.不平衡:大部分是神經系統毛病,如腦幹或小腦中風、腫瘤、巴金森氏症或小腦病變等。

2.暈眩:感覺本身或外在環境旋轉,常合併噁心嘔吐,是因前庭神經及內耳功能受到影響。小部分是小腦或腦幹中風。

3.昏厥:幾秒鐘喪失意識,常見原因是心律不整等心臟問題,或姿勢性低血壓。

暈眩的各種案例

相關推薦

▲國衛院找到對抗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有效疫苗方式。(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引發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大元凶之一,即是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根據統計,每年約有上千名嬰幼兒因為感染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且9成以上都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但...

閱讀詳情 »

作者序  改變人生的「倒立逆伸展」 我從小學習芭蕾舞多年,後來踏入社會工作,讓我深切感受到運動的重要性,於是我開始健身。然而,這輩子只跳過芭蕾的我,對於使用運動器材感到興趣缺缺,因此我一直以來只有做伸展運動而已。在尋覓其它運動種類的過程中,我開始接觸當時掀起一陣風潮的熱瑜伽。 我本來很怕熱...

閱讀詳情 »

▲新生兒篩檢項目加碼、增加至21項。(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新生兒篩檢全面擴大了,國健署今(1)日宣布即日起全面擴大新生兒篩檢服務項目增加至21項,只要新生兒出生48小時採取「4滴血」的微量腳跟血,就可以完成21項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最重要的是...

閱讀詳情 »

▲演出許多膾炙人口戲劇的謝祖武,也是資深的失智症家屬。(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任失智友善推廣大使的藝人謝祖武,本身是資深的失智症家屬,在母親失智之後,又接演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角色,對失智症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體認與感觸,在螢光幕前總是妙語如珠的他,一談起失智症便語重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