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期癌症 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可取代開刀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早期癌症的治療以外科手術處置為主,但一些病人如年紀過大、慢性病患者、併發病症等皆不適合開刀,針對這類早期癌症病患,目前已有突破性的治療科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可作為取代一般外科手術的治療選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丁禮莉表示,根據歐美的10年研究報告,「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效果與外科手術相當,目前已被美國列入早期肺癌及攝護腺癌的正規治療項目,而肝癌也即將被列入選項。

一名88歲的楊阿嬤於3年多前被診斷為肺癌第1期,因高齡且有心臟疾病,外科醫師認為不適合開刀,改採用「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整個療程中,楊阿嬤分5天接受5次放射手術治療,每次進行15分鐘,期間不需住院及用藥。楊阿嬤術後追蹤3年皆控制良好,可正常生活,經影像檢查也顯示原發部位已無腫瘤。

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郭嘉駿指出,「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在早期肺癌的5年控制率有90%,而對早期攝護腺癌亦有90%以上成功率。相較於外科手術,「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屬於非侵入性治療,安全性高,病人不需住院,總療程只需接受3-5次,每次治療時間約15分鐘,大幅減少家屬照顧的負擔。

台安醫院攝護腺中心主任陳欣宏表示,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的病人治療滿意度極高,經門診持續追蹤結果也十分良好,建議罹患早期癌症不適合開刀者,

以及不願意開刀的病人皆可選擇此手術。但需提醒,第3及第4期癌症病人不能單獨以外科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須輔以其他荷爾蒙療法,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7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0歲的廖小姐,經常感到腹股溝處腫漲、隱隱悶痛,就醫確診為右側疝氣,醫師採取新式「單孔腹腔鏡內環關閉手術」,股溝幾乎沒有留下疤痕,術後1星期已返回國外讀書。婦女疝氣難察覺 5成延誤就醫嘉義長庚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王世憲表示,婦女疝氣發生率不到男性的10分之1,且病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位80歲的老婦人因為停機車時,一時重心失衡跌倒,左側髖部遭機車壓傷,疼痛不良於行,送醫經過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股骨頸骨折。醫師考量老婦本身有高血壓、手術風險高,決定替她進行「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由於手術創口小,婦人第二天就能自行下床走動。人工半髖關節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高齡社會來臨,長者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國內近半數老年人營養缺乏,該如何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呢?營養師柯雅惠指出,多數老年人牙口不好,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建議正確選擇營養補充品,才能獲得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D、維生素E、鈣、鋅、鎂、鐵、膳食纖維等9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有嚼檳榔、吸菸、喝酒嗎?若是感覺喉嚨卡卡、吞嚥時有異物感,或是頸部腫大,甚至莫名聲音沙啞,當心是口腔癌找上你了!醫師強調,口腔癌進展快速,從早期到晚期癌症,最快只要半年,堪稱是最早夭的癌症。國人口腔癌發生率 男性高出11.6倍根據衛福部104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共有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