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做好牙齒水土保持 預防牙周「土石流」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牙根有如樹根,包住樹根的泥土若鬆動,整棵樹不是生病就是傾倒死亡。同理可證,如果包覆著牙根的骨頭被細菌侵蝕,那麼牙齒將如土石流般鬆動脫落,細菌更會侵入身體,增加罹患全身疾病的風險。避免「牙周土石流」,正確潔牙加上定期檢查、洗牙,是做好「牙齒水土保持」的最有效方式。

牙菌斑侵蝕入「骨」

一般人常認為牙周病只是牙齦的疾病,其實不盡然。開業醫牙科診所院長李若菁醫師比喻,牙齦就像是土壤上的草皮,包覆著骨頭的最外層,若潔牙不夠乾淨,牙肉裡累積過多的牙菌斑,初期會出現牙齦炎症狀,如牙齦紅腫充血、刷牙時牙齦出血;若牙菌斑更進一步侵犯牙齦包覆的牙槽骨及牙周韌帶,牙槽骨漸漸流失下陷,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牙周囊袋(牙齒與牙齦的間隙)越來越深,到中、重度牙周炎階段,將導致牙齒脫落或自發性疼痛。

牙周病有如慢性病,初期患者不會感到疼痛,大多直到牙齦出血才有感覺,李若菁醫師提醒,牙齦出血如同疾病的「發燒」徵兆,是身體自然的一種警訊,如果忽略不處理,只會讓侵蝕越來越嚴重。

牙周病的輕重程度可以牙周囊袋的深度來判定,一般的牙根深度為10-14毫米,若牙周囊袋深度大於6毫米以上,就屬重度牙周炎,牙齒容易鬆動脫落。

定期檢查潔牙洗牙 預防齒牙動搖

正確潔牙加上定期給牙醫師檢查、洗牙,是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李若菁醫師強調,經細菌侵蝕的牙周雖無法完全復原,但透過正確的治療及潔牙保健,牙周病是可以被治療並良好控制及維持!

一般刷牙最佳時機是三餐飯後以及睡前,尤其睡前必須以貝式刷牙法,配合使用牙線,徹底將口腔清乾淨。若牙周已有侵蝕現象,可用牙間刷輔助清潔牙齒間的縫隙。而選擇牙刷時,挑選中、軟毛牙刷,刷頭不要過大,若最後排牙齒難以用一般牙刷清乾淨,可使用單束毛牙刷特別清潔。

至於洗牙的時機,目前健保給付13歲以上民眾每半年洗牙一次,幫助牙周病患徹底清潔牙周囊袋的結石,減少牙齦發炎的機會,若有需要,牙周病醫師會有進一步的治療。此外,因為細菌侵蝕齒槽骨的程度不一定能用肉眼看出,可視醫師建議做口腔X光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及早進一步治療。

【貝式刷牙法】

Step1:牙刷向牙齦45度輕壓,同時刷牙齒和牙齦

Step2:上排牙齒刷毛朝上;下排牙齒刷毛朝下,每次同時刷2顆牙,橫向輕輕震動10-20下

Step3:共要刷3面,先刷外側,再刷咬合面,最後刷內側面

Step4:門牙內側利用牙刷靠握把的刷毛特別刷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58

相關推薦

腸道是身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也聚集了大多數的毒素。過多的毒素在身體的器官組織當中囤積,容易導致發炎反應的產生,久而久之就會引發疾病的出現,例如慢性疲勞、關節炎、肝臟病變、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皮膚問題、癌症等。 所以,需要適時的清清腸道,排除身體的廢物跟毒素,才能提升身體健康以及預防疾病的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人體的某些器官一旦損傷了,就無法挽回;但也有一些器官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如果能夠好好保養,讓身體「修復性再生」,對健康也有不小幫助。美國《男性健康》期刊日前報導,透過正確運動、飲食等原則,身體有六大部分可以自行修復,並且維持長期的健康。 一、 血管:當人體的血管被脂肪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從事房仲業業務主管的李先生,最近因股市狀況不佳慘賠上百萬,加上房市交易清淡,讓他不只在財務方面遇到困境,連「房事」也欲振乏力。在老婆的支持下,陪同找泌尿科就醫,診斷後發現是因壓力太大引起的輕度勃起功能障礙,經服用口溶錠劑型壯陽藥,跟著老婆到國外旅遊放鬆幾天後,李...

閱讀詳情 »

這裡說的是幾件女人的事情,不過,不是痛經,而是痛心。請女性朋友特別留意,男性朋友則要知會你的女性朋友哦! 1.長期使用不穩定的家具,如搖晃的臥床、桌腿不穩的桌子、抽屜有毛病的辦公桌,會使女人情緒不穩、情感危機。 2.臥室內有衛生間,而且衛生間的門直對臥床,會引起婦科病。 3.臥床的床頭衝西,不僅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