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是你嗎?台灣逾100萬成人 苦為「急排妹」、「激漏男」

膀胱也會過動!台灣一位30歲的張小姐,只要喝完飲料,十分鐘內就一定會尿急跑廁所,之後每隔2、3分鐘又
會想去上,至少要跑五趟。如此頻尿的狀況,已經困擾她將近兩年的時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表示,該女子的情況已經是膀胱過動症的症狀,膀胱較一般人敏感,憋不住尿意、常跑廁所。台灣成人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有此疾,但大多因為害羞延誤治療,使得就醫率僅約10%。

郭漢崇表示,膀胱過動症是指患者膀胱儲存尿液,尚未到正常排尿容量時,就產生無法抑制的收縮,出現頻尿、急尿、夜尿、或甚至急迫性尿失禁。

張小姐是一名業餘平面模特兒,有次拍外景,出發前只喝了一杯水,從台北坐車到桃園的途中,就開始尿急,但司機卻無法立刻找到廁所,讓她痛苦難耐;平常與朋友看電影前,不喝任何飲料,但電影看到一半,還是忍不住想上廁所。已經刻意在工作、出遊時降低自己的喝水量,甚至一杯水分段喝,但十分鐘內尿意依舊上身,憋也憋不住。

除了張女的例子外,過去郭漢崇曾診治過一位約50歲的國小老師,因工作關係長時間有憋尿的習慣,引發膀胱慢性發炎而導致膀胱過動症,時常因為突然感受到尿意衝到廁所,但實際排解出的尿液量卻少於200C.C,不僅影響其工作和教學品質,也連帶讓他夜不安寢、不敢外出。

郭漢崇指出,經門診觀察病患共同的病因,皆有憋尿的習慣,造成膀胱神經過於敏感、收縮不穩定,對膀胱是種傷害,長期累積導致膀胱過動症。他說明,一般膀胱儲存尿意量達到300C.C就會感到脹,膀胱過動症患者達150C.C就急著跑廁所,嚴重者甚至不到100C.C就有尿急、有的還會尿失禁而包尿布。

 


膀胱過動症影響 嚴重恐致憂鬱症


郭漢崇說,台灣成人中約有10%至12%罹患膀胱過動症,數量約一百多萬人,隨著年齡增長,罹患此疾病的機率也增高,因此該疾病常被誤會為正常退化現象、或因害羞而不敢就醫,使得就醫率僅約10%。

膀胱過動症除了會影響工作、社交,還有性生活和自信心,嚴重者還可能伴隨出現情緒低落或憂鬱症等情況產生。郭漢崇呼籲,要告別「急排妹」、「激漏男」所帶來的生活窘境,千萬不要憋尿,有尿意並感到脹就要趕快去上廁所,別等到尿急才去上;此外,經常性飲食利尿的飲料或食物,像是,咖啡、紅茶、冬瓜、蘿蔔等,會讓原本從輸尿管流到膀胱的尿液,由正常每分鐘1C.C增加為10倍,進而刺激膀胱,提高罹患膀胱過動症的機率。

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通常會以行為治療搭配藥物治療。行為治療部分,會呼籲患者調整喝水及飲食方式,例如減少水分攝取、避免碳酸性飲料或水分含量高的水果等,若維持兩周以上而症狀仍未改善,醫師將輔以藥物來進行治療。郭漢崇表示,過去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能抑制膀胱不自主的收縮,緩解頻尿、急尿等症狀,但服用後會出現口乾、便秘、視力模糊等副作用,使得患者在治療上無法持之以恆。台灣健保已通過給付新藥,可以降低副作用,但會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醫師會建議先從低劑量服用。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李文成 韓羽婕 呂怡潔/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才一周時間就新增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又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7例本土及8例境外移入,在雙北升為三級警戒僅4天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宣布全國齊升為三級警戒,回應外界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267!全台逾半縣市淪疫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宣布,即日起提升全國為三級警戒,措施比照雙北,先預計實施到5月28日,陳時中強調是為了全國標準一致、一體執行。陳時中更說「台灣目前沒有要升四級」、「也沒有升四級的背景條件」。 中央...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文成、韓羽婕/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驚爆員工確診,迄今已驗出多達10人陽性。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今(19)日中午線上記者會證實,最早確診的工務室員工,平時負責修繕業務,會在各業務處走動,目前台大醫院所有量能將用來治療同仁,除停止所有常規手術、新病人入院及進行門診降載外,...

閱讀詳情 »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疫情在短時間急遽上升,確診人數也持續增加,民眾一般都喜愛前往的健身房現在也都暫停營業避免群聚,現在有科技業者結合互動體感課程,再搭配凱擘大寬頻的網路,讓民眾不出門也能在家健身,維持良好體態。 這項體互動感課程不只能在家使用,像是長照機構或是關懷據點的都能適用,只要一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