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

近日,風雨交加的日子襲來。大巨蛋持續延燒,能否作為棒球使用?可否作為世運主場?能成為臺北市進入世界的一環嗎?能順利疏散近14萬人嗎?我仍質疑這些問題,不管是在市府記者會,抑或是遠雄澄清的記者會前。一切似乎都變得毫無意義。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東京巨蛋,圖片來源:維基圖庫(CC 2.0)

幾天前胡幼偉說:「哪裡這麼多人給你疏散?」這句話,我早在過去寫的文章提出,臺灣這顆蛋,並沒有辦法吸納如此多人,我也不想老調重彈。如今,箭在弦上,若蓋出一顆未爆彈,又得要人民買單這一切,說是BOT精神也好,說是契約精神也好,說是台北市自作自受也好。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看待前幾天遠雄安全顧問羅興華建築師的發言,好似這一切都是棒球的宿命。非對稱的設計、內外野座席的分配不均、現代房屋可以自救、消防、救護車不需要開進14萬人的前線坐鎮…。

總歸一句,球場終歸是人使用。但羅興華卻將所有的政治責任、道德歸咎於運動本身,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表現。棒球場終究是個不對稱的設計方式?這句話是一位讀哥大建築說出口的蠢話。棒球場不對稱的設計早已行之有年,內野外野之所以長成現在你所見的,並非一朝一夕。拿波斯頓芬威球場來說,早期是因為地形因素,不得已最後在左外野長出綠色怪物。配合自然地形的起伏改變設計,這是棒球場的宿命嗎?不!這是設計師展現人性、尊重自然的一面。我肯定populous團隊於全世界運動場館設計的貢獻與專業,但也只局限於巨蛋。遠雄整體體育文化園區的計畫,在施工、疏散、避難計畫上,不夠縝密也是事實。光復南路方向就算沒有多少人,也是需要制定因應的避難動線。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圖1 Fenway Park (Home of Boston Red Socks) 資料來源:Google Map

註:芬威球場,是大聯盟啟用最古老的現代球場。其靠近batter's eye的座位僅在晚上開放,早上的比賽則以黑色帆布蓋住。早期則因地形因素,左外野較短,而後成為台灣熟知的綠色怪物綠牆。

到底,棒球場的不對稱安全疑慮,是不可能處理的因素嗎?還是建築師推託的藉口?從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規則1.04提到,在外野的設置上是「最少」需要多長。球場放樣出來的型態本身就能隨著設計師的調整而有不同,但同樣的標準都是「安全」、「舒適」。羅建築師提及各種棒球場設計,包含舊金山巨人AT&T Park還是匹茲堡海盜PNC Park。這些案例與台北文化體育園區的「狀況」完全不同,前面兩者是populous的retro park設計,早就告別1960年代以後封閉式運動場館的設計模式。加上,這兩者坐落的位置與周邊土地使用方式,羅建築師絲毫沒有提及。試問,這兩座球場緊連著球場嗎?緊連著飯店嗎?疏散與避難的人數會高於體育文化園區嗎?可笑的是,從網路上隨便找到舊金山巨人對其緊急狀況的描述陳述是這麼說的:「It's our priority; if we're not safe, we can't enjoy a baseball game or any event that goes on here at the park. So we are continually testing our systems.」反觀,臺灣在興建大型運動建設,究竟能多無恥地持續下修道德、法規標準呢?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圖2 PNC Park (Home of Pittsburgh Pirates) 資料來源:Google Map

註:PNC球場為開放露天球場,結合自然河川資源,刻意將外野設計為能看見城市的天際線,周邊是停車場,並非與商場相連。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圖3 AT&T Park (Home of San Francisco Giants )資料來源:Google Map註:ATT球場同樣配合自然環境,讓河川成為球場景點的一部分。周遭也非與商場相連。

誠如本文所說,球場是為人所用。羅興華建築師說的外野出入需求不是這麼大,設計的逃生路線絕對足以供應外野席的客人,但後續扯到Batter’s eye的關係,其後沒用到的空間可以蓋成商場。根本是胡扯!更定調是大家對運動錯誤的認知,是對棒球不熟悉才會講出的話。說句難聽的話,去過東京、福岡兩座巨蛋的人都知道,在裡面環場走廊協助散場的速度之快是難以想像。更甭提這兩座遠雄最喜歡提的案例,壓根沒看過巨蛋建物周遭與商場共構,讓商場有可能造成外野看臺球迷逃生阻礙的一環。

你知道嗎!在日本,外野有留設客隊應援席的位置,是日本職棒每場比賽會最先賣完的區域。縱使一張票從1200元日幣~2000元日幣不等,但代表著這些來參與的球迷,大部分是舟車勞頓前來欣賞一場他們支持球隊的比賽;在美國,全員主場不再是夢想,整場都是鄉親父老的盛況更是空前絕後。卻被羅建築師用膚淺的內外野、攻守方發生的區域帶過。棒球比賽,不是不對稱的設計。當攻守方交換,球員所擁有的空間是相同的;球迷有的喜悅、期盼是相同的。並非如羅建築師所說,這些人就不重要,就應當不須被擔心。全場的球迷都是一樣的,都是人,都為了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但他們卻受到二等公民的對待。在無法保證其安全、舒適的前提下,羅興華建築師還能說是對棒球的認知錯誤嗎?還只是要誤導社會大眾?如果,你從來沒進過球場看球,沒從球迷、球員的角度思考球場興建,你憑什麼做大巨蛋的安全顧問?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圖4 Tokyo Dome (Home of Yomiuri Giants ) 資料來源:Google Map

註:為多功能園區,結合商場,平衡巨蛋使用的成本。但並未與巨蛋主建物相連。

林駿傑 球場終歸是人使用,巨蛋是嗎?圖5 Fukuoka Yahoo! Dome (Home of Fukuoka Soft Bank Hawk ) 資料來源:Google Map

註:同樣興建於海邊,海鷹城至今仍是球隊的財政負擔。周遭雖設有商場、飯店,但與主建物巨蛋,至少有5~10分鐘的路程。

回到台北大巨蛋,你可能會發現遠雄講得可能有道理,但並未將運動設施的演變歷史說完。只說一半,不說全部的建商,其安全顧問甚至將錯誤歸咎於運動,而不是為人、環境所著想。試問,台北體育文化園區,有什麼是台灣在地的元素?松山文創的生命力?又是為誰所設計?當然,我不想帶出是誰的巨蛋這個話題,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對於場地使用的觀感。設計者要盡全力融入各種元素,引導使用者體驗這個空間,而非不負責任地將這一切推給運動元素本身。當使用者與設計者產生代溝,這個場合即使被創造出來,也不會成為整體都市的亮點,只會成為累贅,甚至危機。換言之,巨蛋封閉式建物要如何與環境相連,本身就有其難度。在這樣的狀況下,何須反駁市府所做的安檢報告?本身備受爭議的點從來就不是你的計劃做的多差,而是你們的態度有多傲慢,多令人憤怒。

 

本文出處: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61

相關推薦

中職星期三公布2020選秀日程,6月1日起開放報名,測試會在7月6日,選秀會7月20日舉辦。龍隊身為中職第五隊,去年首度選秀有前四輪雙重指名權利,今年選秀保障名額下修,龍隊前兩輪享有第一與第六順位,從第三輪開始,只保障每一輪的第一順位。其他四隊根據去年戰績排名,首輪選秀依序為,味全、統一7-ELEV...

閱讀詳情 »

前一天才在無限通系列賽拿下勝利,常勝軍Kyle Busch繼續挑戰他在卡車系列賽的8連勝,這回大會特別加碼「布希賞金」,只要贏過Busch的車手,就會以他的名義捐出十萬美金,用於對抗武漢肺炎。眾家好手躍躍欲試,編號24號,駕著藍白色卡車的Chase Elliott來勢洶洶,Busch則是遭遇導流板故...

閱讀詳情 »

在中國武術界頗有名氣的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馬保國,生涯首度站上擂台來對決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沒想到比賽進行三十秒,馬保國就慘被KO三次倒地不起,還嚇傻了對手王慶民。網友也把之前馬保國擊敗MMA歐洲冠軍厄文(Peter Irving)的影片拿出來吐槽,原來這都是套好招的。(民視新聞/林子竹晧綜合報導)...

閱讀詳情 »

中職第五隊味全龍隊,2019年狀元籤選進高中強打內野手劉基鴻,今年球季龍隊依舊保有第一指名權利,選秀會時間也終於出爐。中職今天公布2020選秀日程,6月1日起開放報名,測試會在7月6日,選秀會7月20日舉辦,龍隊身為中職新進球隊,去年首度選秀有前四輪雙重指名權利,今年選秀保障下修。龍隊前兩輪享有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