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植物性奶油,潛藏健康危機

標榜不含反式脂肪與動物性膽固醇的植物性奶油真的比較健康嗎?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植物性奶油係經氫化製成,仍含有反式脂肪,而且飽和脂肪高,反而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不見得比較健康。
植物性奶油,潛藏健康危機
《董氏基金會調查奶油成分》
董氏基金會與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調查市售37件「奶油」產品,發現僅18件所含成分是「乳脂肪」,其餘19件則是植物性奶油與動植物混合奶油,也就是「人造奶油」,由於種類繁多且標示不清,呼籲民眾選購時小心辨識。

董氏基金會指出,一般民眾常以為「植物性奶油」不含膽固醇及反式脂肪,沒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疑慮,事實上,植物性奶油係以植物油氫化製成,且添加色素、香料、乳化劑、安定劑及抗氧化劑等添加物,不但可能產生反式脂肪、引起阿茲海默症等疾病,而且飽和脂肪高,容易罹患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動物性乳脂奶油成分單純》
董氏基金會調查也發現,基於成本考量,部分業者將植物性奶油混合牛油,取代乳脂奶油,反而使人在不經意間吃下過多的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陳明汝分享自身經驗,他通常購買動物性乳脂的奶油產品,不僅成分單純,也比較香;而植物性奶油或動植物混合奶油雖然價格較便宜,但成分相對複雜。

《攝取天然植物油最佳》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提醒,除了一般奶油產品外,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隱藏性奶油」,如玉米濃湯、義大利麵的白醬、牛奶鍋、焗飯、燉飯、泡芙、蛋糕、冰淇淋等,消費者以為是用奶油或「乳脂」奶油製成,但在成本考量下,很多是以動植物混合奶油製成,食用時需格外注意。

許惠玉建議,消費者購買奶油產品時,應從標示看清楚成分,挑選成分單純的動物性奶油,減少攝取含氫化油的加工製品,不過動物性奶油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不能過量攝取,最好以天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堅果類、魚肉作為油脂來源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國內新增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腸病毒就診人次也激增近2成!疾管署今(21)日一口氣公布國內新增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歲男童、中部新生男嬰及南部6歲女童,其中男嬰出生5天後就發病,出現血小板下降併發肝炎...

閱讀詳情 »

▲X光片可見部分的胃跑進胸腔,造成肺臟被擠壓。(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歲的李先生罹患直腸癌,手術後固定化療,常有排便不順或便秘問題,日前上廁所時一個使勁,上腹部突然感覺一陣劇痛,但疼痛感只持續了一下子就消失,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之後每每用餐吃沒幾口飯就覺得脹,腹...

閱讀詳情 »

▲面對憂鬱症患者,常出現一人陷憂鬱、周遭親友也焦慮的現象。(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三大疾病之一,但面對身邊有憂鬱症的親友,一般人更常面對的是不知如何照顧憂鬱症患者的手足無措,出現「一人陷憂鬱,全家捲風暴」的...

閱讀詳情 »

▲避免扁桃腺結石,平時應多補充水分,並做好口腔清潔。(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喉嚨卡卡的、口腔飄散異味,一名57歲的男子日前因為口腔出現異狀而就醫,醫師檢查發現竟有一顆2公分大小的不明球狀物,正當準備進一步確認時,球狀物體卻掉入氣管內,造成呼吸窘迫,幸好立即施以哈姆立克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