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皮手術新選擇 腳底皮成新寵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20歲女子,在一年多前受了外傷撞擊後,一直不以為意,導致右小腿形成一個慢性潰瘍,傷口範圍逐漸變大且不斷流出濃汁,剛開始患者選擇自行處理傷口,但無論使用何種方法,輾轉治療傷口都不見好轉;直到去年六月,傷口突然紅腫且劇烈疼痛,於是轉赴中國醫藥大學整形外科求助,經由該院以腳底皮進行移植手術,才解決她的困擾。

收治該名女子的中國醫藥大學整形外科醫師張家寧表示,雖然傷患右小腿傷口只有2公分,但已經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建議她接受清創手術,手術後,傷口變為6×5公分,待傷口發炎反應消退後,再用補皮手術關閉傷口。

一般來說補皮手術供皮處有頭皮、大腿皮,但由於頭皮需要剃髮,而大腿皮怕日後有疤痕及色素沉著,所以張家寧醫師選擇一個新的供皮處,竟是腳底的皮。

張家寧認為,在腳底未受力區(未直接接觸地面區),可以取得較薄的皮膚(非全層皮),移植到身上不太大的皮膚軟組織缺損區,而供皮處又可以再生出新皮膚,沒有疤痕,傷口範圍為小於8×8公分,當然可以採用此方法。

張家寧表示,此方法的傷口不能太大,剛開始傷口恢復會有些痛,可開口服藥舒緩病人的疼痛感,且傷口與取皮處可以同時復原,是個值得推廣的新供皮處,既無疤痕也無色素沉澱,後遺症相對也較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每年服用安眠藥達3.2億顆,顯示台灣人失眠問題相當嚴重,但安眠藥服用過多,可能產生依賴性,面對失眠是治標不治本。40歲的李女士,過去長達10年受到失眠困擾,現在透過醫師治療後,終於可以安心入睡。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每個人失眠的狀況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40歲的小玲和27歲的小陳,每當遇到工作忙碌或壓力增加時,就分別會出現便秘或腹絞痛的症狀;醫師建議,若想改善腸躁症,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若出現其他如血便或持續腹瀉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有可能是併發其他疾病,如腫瘤或腸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

閱讀詳情 »

秋天雖然還不是很冷,但是有些抵禦風邪能力比較差的人,就已經開始鼻塞、打噴嚏,過敏性鼻炎發作了。廖千慧中醫師表示,鼻子周圍有四個重要的穴位,對緩解鼻過敏產生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有很好的功效,建議每天早晨起床時,以及晚上睡覺前,利用五分鐘的時間按摩這些穴位,可有效舒緩鼻過敏。 1.[印堂穴]位置...

閱讀詳情 »

輕微的靜脈血栓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如穿彈力襪、抬高雙下肢並按摩,減少站立時間,減少體力勞動等方法減緩其發展,但要加強觀察其變化。但如果靜脈血管呈現盤旋或者團塊狀態時,是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干預治療。教師、櫃台小姐、護士、搬運工、肥胖人群甚至是久坐不動的白領一族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你有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