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人手臂置換膝蓋 術後半天可下床走路

機器人手臂置換膝蓋 術後半天可下床走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膝關節使用頻繁,逐漸退化無可避免,加上肥胖及O型腿等因素,容易造成膝關節內側磨損而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據統計60歲以上的患者約有6成,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經營傳統雜貨店的張女士就深受其害。

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須將全膝蓋切除再重新組裝回去,好的組織與壞的組織一併被切掉,連十字韌帶及神經都無法倖免,術後不僅要住院一周,還得花上三個月時間復健;而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則可針對部分損壞關節做磨除。

預防膝關節退化要從生活開始做起,如避免長途跑步、跪著做家事等等,盡量少讓膝蓋承受過大壓力,若有疼痛症狀,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0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產學名藥 撐起健保一片天藥廠研發、生產的新藥,各國核准上市後,會有20年的專利期,稱為「原廠藥」;過了專利期,各藥廠都能生產同成分、同劑型、同療效的藥品,稱為「學名藥」。根據統計,台灣產學名藥佔健保70%用量,金額卻只佔23%,對健保財政貢獻重大。台灣製藥已經達到國...

閱讀詳情 »

「如果說醫療人員是『聞聲救苦』,那麼在接觸了解澎湖的醫療環境後,就更激起了我『聞聲救更遠、聞聲救更苦』的決心。」第29屆醫療奉獻獎於26日舉行頒獎典禮,獲得殊榮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不但以脊椎神經及臂神經重建醫術「杜氏刀法」享譽國際,更每月至澎湖義診,並將帶領義大醫療團隊深入蘭嶼,還預計幫助南迴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2歲的浩浩幾天前開始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感冒症狀,家人發現他早上聲音變得沙啞,傍晚開始呼吸淺快且看起來很不舒服,加上吸氣時有怪聲,就醫檢查發現吸氣伴隨喘鳴聲(stridor),且咳嗽聲很深、低沉,如同小狗叫;X光檢查顯示聲門下氣道狹窄,診斷為病毒性哮吼。經過腎上腺素蒸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屏東報導】「醫生,我割檳榔這麼多年了,居然會割下1串還沒熟的檳榔!」這是屏東1位老農民看診時主述因視線不清割錯檳榔的情形。眼科醫師表示,若白內障的症狀已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重拾清晰視力,老年人也可避免因視線不清而引發跌倒受傷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