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向快樂學習 提早度過分離焦慮

正向快樂學習 提早度過分離焦慮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開學初期,許多小學孩童會拒絕上學,原因可能是擔心失去父母親,加上語彙及表達能力不足,會出現比較多的失序行為,因而產生情緒問題。醫師建議,家長與老師多多分享上學的好處,可幫助孩子早日脫離「分離焦慮」,開始新的學習人生。

門諾身心科主任王迺燕表示,通常年紀越小的兒童,出現分離焦慮的症狀也越多。分離焦慮症和拒絕上學行為有密切關係。據統計,出現分離焦慮症狀的孩童中,有近七到八成的孩子會拒絕上學,主要是因學齡前的孩子語彙能力較不足,比較多失序行為會反映在情緒上,甚至會有「退化」的現象。

而學齡期的孩子比較常見的是,擔心家人離開自己視線後會死亡或受傷,或者也會受父母親本身就容易緊張的個性,而影響產生社交恐懼因此拒絕上學。

另外,若孩子害怕一人獨處、擔心失去父母親或擔心父母親發生意外,甚至發現孩子表明身體上有疼痛,例如肚子痛、頭痛、或是頻作惡夢而拒絕上學,這時就要考慮將孩子帶給身心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輔導與評估,及早進行治療改善。

王醫師鼓勵家長應先有良好的自我心理建設,正向告訴孩子到學校會認識更多新朋友,多多陪伴孩子,並以自身經歷分享,一來同理孩子的恐懼,二來讓孩子覺得爸媽也有一樣的經歷。大部分的孩子在經歷一段時間適應後,焦慮的情形就會逐步改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785

相關推薦

美國加州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向世人訴說女兒的不幸遭遇,希望喚起大家提高警覺──女兒感染一種致命的阿米巴寄生蟲後,因難以診斷最後賠上性命。 據《東森新聞網》4月9日報導,“它會吃你的大腦,就像科幻電影一樣,真的,”悲痛的母親梅斯特(Sybil Meister)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玉(化名)升國中後認識一些朋友,開始常常三更半夜不回家,父母打電話也找不到人,後來她被警察抓到吸毒,家長又生氣、又難過,心想怎麼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是我不夠愛她?對她不夠好?我應該要怎麼辦才對?」小玉的爸爸在青少年家屬支持團體中分享當時的無助。他說,好在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新手爸媽都知道,寶寶補充益生菌不僅可守護孩子腸胃道的健康,還能預防過敏,但是,你知道益生菌該怎麼選、如何吃?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好菌嗎?乳酸菌就是益生菌嗎? 益生菌不僅對成人的好處多多,更可以強化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甚至有研究指出,針對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都可緩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