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動作擤鼻涕 避免感冒併發中耳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幼稚園孩童,因感冒後出現咳嗽及流鼻水症狀,3天後發生耳朵疼痛的現象,至聖保祿醫院確診感冒引發中耳炎;醫師提醒,氣溫不穩定,民眾容易誘發氣喘、感冒、呼吸道相關及心血管疾病,正確擤鼻涕方法,可避免引發中耳炎或鼻竇炎相關併發症。

聖保祿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俊璟醫師表示,2月是耳鼻喉科病患的高峰期,其中以感冒併發鼻竇炎、支氣管炎或中耳炎的病患居多。民眾感冒後經常流鼻水,而感冒時間如超過一周,鼻水變成黃濃的鼻涕,就可能引發鼻竇炎。若有發生中耳炎的症狀,大部分急性中耳炎只要藥物治療即可痊癒。

感冒時擤鼻涕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吳俊璟醫師指出,擤鼻涕若方法不對或倒吸太用力,把細菌、膿鼻涕經耳咽管帶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中耳積膿、聽力下降的可能。而正確擤鼻涕方法應慢慢、輕輕擤,不能過分用力,不能把兩側鼻孔捏住,應該壓住一側鼻孔,適度地將鼻涕擤出後,再換另一側鼻孔。

吳俊璟主任呼籲,鼻腔內一旦有鼻涕感覺,最好儘快清除,幼童因鼻小不容易捏擠,家長可用棉簽輕輕地插入鼻腔,以轉動方式把鼻涕捲出來,如果鼻涕太濃不易流出,可以尋求醫師協助,以抽吸器將鼻涕抽出,緩解不適症狀;另外,也應避免經常用手指挖鼻孔,因為可能會損傷鼻黏膜,且還可能將細菌帶進鼻腔,導致鼻頭黏膜發炎或流鼻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6)日新增335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以及8例校正回歸本土個案,總計343例,以新北市160例、苗栗縣75例、台北市64例等3縣市最多。另新增36例死亡,男性22人、女性14人,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陳先生將頭深埋在雙膝間,無聲的淚水伴隨悔恨地語氣說著「我真的好想死!我一直以為一個好男人就是拼命地賺錢養家、讓妻女溫飽、衣食無缺就是好先生好爸爸!結果打拼十幾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卻讓我覺得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一點都不了解我的痛苦!」中年男性抑鬱 有3大原因根據衛生...

閱讀詳情 »

2021.06.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6日為止,已經有260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5歲的A姓婦人,因右上後牙的牙齦腫痛、牙齒微微動搖、咀嚼疼痛至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玫吟門診求診。經林醫師問診並檢查後發現,A姓婦人在三年前完成全口牙周病治療後,並未持續定期回診追蹤,而導致右上後牙牙周病再犯,經牙周清創與牙根整平深部治療後,A姓婦人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