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真的要喝「8杯水」嗎?別再被這「6大誤解」蒙在鼓裡,我們都被騙了~

作者:付婷

 

原文標題:一天要喝 8 杯水?別被這 6 個偽「健康」建議忽悠了 

 

每天真的要喝「8杯水」嗎?別再被這「6大誤解」蒙在鼓裡,我們都被騙了~

 

 

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但那些「健康」建議都是對的嗎?

 

丁香醫生摘出了 6 個偽「健康」建議,你可記牢了,以後不要被騙了哦。

 

誤區 1:每天要喝 8 杯水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當然好。但是,每個人對水的需求不同,而每天 8 杯水的準則背後,並沒有什麼嚴謹的科學實驗支持。

 

一個在足球場上揮汗如雨的運動員和一個在空調房裡上班的白領怎麼可能喝同樣容量的水?

 

正確的做法:每天要喝多少水, 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判斷。

 

一個比較簡易的指標就是尿液顏色,恰當的飲水量應該使尿液呈透明無色或淡黃色的狀態。

 

誤區 2:運動到疼才有效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疼才有效果」這句話被越來越多的健身人士奉為真理。

 

99.99% 的人進行運動鍛煉,不是為了奧運冠軍。所以,沒有必要在每次鍛煉中都把自己逼到極限。

 

而且,忽視疼痛繼續 「竭盡全力」,很可能引發嚴重的運動損傷。

 

正確的做法:一般認為,能夠達到體能極限的 85% 為最佳運動狀態。

 

如果發現在每次運動後,身體感到極度疲憊,甚至在一周後仍感不適,這可能意味着運動損傷,應及時就醫檢查。

 

 

誤區 3:生病?來片維生素 C

 

經常聽說「吃維生素 C 能提高免疫力」,因此很多人覺得「生病了,吃點維生素 C 能提高免疫力,幫助康復」。

 

其實,生病後臨時服用維生素 C ,除了能夠帶來一點點心理安慰之外,不會有任何幫助。

 

正確的做法: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鍛煉來提高免疫力,不要等到生病後才臨時抱佛腳。

 

提高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健康的飲食搭配規律的鍛煉,以及一顆恆心。

 

誤區 4: 吃泰諾能緩解宿醉

 

如果不想得肝病的話,千萬不要再這樣吃了。泰諾中的「對乙酰氨基酚」,這個成分遇到酒精會造成肝損害。

 

除了泰諾,很多藥物服用期間,都應該格外注意避免喝酒。即使是前一晚服用的藥物,第二天體內可能還有殘留,如果喝酒,照樣會損害到肝臟的健康。

 

正確的做法:想要不宿醉,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不要喝酒。

 

另外,不空腹喝酒、段時間內不大量喝酒,喝酒的同時或睡前多喝水,都有助於預防宿醉。

 

如果第二天醒來後仍感覺不適,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來補充大量飲酒後損失的鹽和鉀。

 

誤區 5:減肥時,千萬不能吃零食

 

零食並不是減肥的敵人——不節制地吃垃圾食品才是!

 

事實上,如果兩餐間隔時間較長,適當吃一些零食是有幫助的。這能夠維持血糖水平,並防止你因為過度飢餓而在下一餐過量進食。

 

正確的做法:如果在接下來的 3~4 個小時內都不能進餐的話,可以準備一些健康的小零食,比如酸奶、蘋果、小份堅果。

 

誤區 6:要健康,遠離脂肪

 

適量的脂肪能夠促進消化,調節血糖和激素水平,同時還能產生飽腹感,保持精力充沛。

 

我們不應該在飲食中禁止脂肪,而應該選擇吃「好」的脂肪,避免某些脂肪,比如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物。

 

正確的做法:好脂肪一般天然存在於健康食物中,比如:牛油果、椰子、雞蛋以及堅果等。

 

 

總的來說,良好的生活方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適量運動的好習慣是「養生」的最佳武器。

 

 

責任編輯:海棠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每天真的要喝「8杯水」嗎?別再被這「6大誤解」蒙在鼓裡,我們都被騙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地表最強颱風蘇迪勒侵台,造成中南部主要蔬菜產地損失慘重,農民趕緊提早、冒雨採收;有民眾擔心蔬菜提早採收,可能有農藥殘留疑慮。專家建議,最好先用水川燙,再用油拌炒,就能避免將農藥吃下肚。 上周末颱風蘇迪勒從台東登陸,為中南部帶來平均13級以上強陣風,不論是葉菜類、瓜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颱風蘇迪勒重創新北市烏來地區,一名在當地飯店工作的24歲鄭姓員工,因大水水壓衝擊,雙手遭門重力夾擊,負傷於洪流中奮力逃生上岸。經緊急送醫後,診斷其雙手、共5根指頭有開放性骨折,經北醫醫療團隊救治,目前情況穩定。 鄭姓傷患的姐姐說,弟弟下山時仍有意識,也能與家人簡單對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是腸病毒流行期,雖然孩童皆已放暑假,但參加夏令營及暑期活動增加,進而提升在公共場所接觸腸病毒的機會。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截至8月8日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共計通報55例、確診4例;臺北市共通報3例,確診1例。預估開學後學童接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天氣熱,不少爸媽會帶孩子去游泳消暑,不過小朋友皮膚敏感、抵抗力較弱,戶外戲水要注意小心感染病毒疣或香港腳,醫師表示,光腳在公共場所行走,易受到黴菌與病毒感染,到底該怎麼辦?   開業皮膚科醫師陳玄祥表示,病毒疣是一種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感染的先決條件是接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