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小耳症 把握重建時機

治療小耳症 把握重建時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耳症因產前檢查不容易診斷,多數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得知孩子罹患此疾病,為了協助小耳症患者,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從1999年開始,透過新生兒通報系統,提供相關醫療服務,協助新手父母就醫、聽力保健等訊息,且配合各項兒童夏令營、兒童自信團體等活動,讓小耳症病童能樂觀開心迎接手術前的成長時期。

若為單側小耳症患者,多數只需做好聽力保健,並不需配戴助聽器,就能讓患者同時使用健耳聽力和小耳的殘留聽力,並不影響未來患者溝通能力;但若為雙側小耳症患者,則必須配戴助聽器,常見多為骨導式助聽器,又分為一般型、巴哈和骨橋,會依照患者需求給予適合的助聽器。

其實除了助聽器外,也可把握耳道重建的時機,通常分為自體移植與人工材質兩種,其中人工材質品質逐年提升,也因此讓接受手術年齡層下降至五歲左右,但也因此讓不少父母擔憂孩子會因外表不同遭到異樣眼光,因此基金會也特別舉辦相關醫療講座,透過分享經驗,讓更多小耳症家庭重建信心。

基金會也利用網路力量,成立專屬的小耳症患者園地,讓更多患者可以互相交流,給予彼此父母教養和情緒上的支持,把握重建好時機,當然對於耳道重建、時間以及手術方式等選擇,都必須經由專業醫師的評估下,選擇適合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想要自立生活工作!」是不少思覺失調病友真實的心聲。現年37歲的李先生年紀輕輕就在國外擔任高階主管,八年前受疾病症狀影響,以為自己被人陷害,闖入澳洲軍事重地遭強制送醫,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返台休養後,為求穩定治療,與主治醫師討論,以一個月一針的針劑治療;之後更改為三個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量測血壓時,護士用手按壓塑膠球,血壓計內的水銀刻度就往上跑,這是許多中老年人共同的記憶;不過,這類含汞血壓計即將成為絕響,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自110年1月1日起,將全面禁製含汞血壓計。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張文靜表示,目前國內藥局幾乎不再販售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7歲的張媽媽是名全職家庭主婦,為了家人的飲食健康,堅持每日3餐在家烹煮,避免外食。2年前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時,發現右上肺葉處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陸續追蹤其成長到1.1公分且結構清晰,後續確診為肺腺癌初期。   「我從來都不抽菸,家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在台灣,癌症已連續28年都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癌症虎視眈眈的威脅,讓許多人在健康檢查時,都以癌症為「假想敵」,也希望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少健檢套餐中,都包含基本的癌症指數篩檢,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得知幾種癌症指數。哈佛健診院長納祖德說,當身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