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癌妻要夫快找伴! 攝影帶她走出憂鬱

血癌妻要夫快找伴! 攝影帶她走出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育有一子一女的雅君,家庭幸福美滿,但是,就在結婚第4年時,發現罹患和媽媽一樣的血癌,讓雅君難以接受。從小籠罩在母親罹癌引發敗血性休克同時併發胰臟發炎,瀕臨死亡的陰霾中,她幾度擔心害怕無法陪伴孩子長大,開始做購買小孩未來要上小學的衣服、鞋子,失望的她,甚至叮嚀先生及早尋覓另一半。

因癌症造成左眼視力僅剩0.02,而三歲的兒子貼心的當起她的眼睛,陪著自己過馬路、看公車號碼、長途跋涉從彰化到台中就醫等等貼心舉措,讓雅君想起自己因年幼喪母所帶來的遺憾,決定不給孩子憂鬱童年!於是走出憂鬱,為自己的孩子和不離不棄的先生努力,她開始拿起相機,紀錄每天與小孩、丈夫的相處,用照片記錄並藉此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興趣,能給癌症患者動力和目標去追求人生美好的事物,正向態度也被證實可以有效延長癌症患者壽命,而長期處在悲觀憂鬱中,確實帶來負面影響。

當許多病患確定罹癌的那剎那,不僅僅是病人,對家人、親友都是身心煎熬,而憂鬱更是加速癌症的催化劑!隨著醫療進步,許多癌症已如同慢性病一般得以控制,藉由雅君的例子,我們可知,癌友快樂、能建立情緒與壓力紓發的管道,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的考驗,增加康復機會之外,也讓家人、照護者能夠得以喘氣。

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廖文進副院長指出,現今醫學進步,民眾應擺脫「癌症等於絕症」之悲觀想法。雖治療過程中,病患生理與心理受到極大折磨、辛苦,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常讓病友吃不好睡不好,無法維持規律生活,甚至會有憂鬱消極的負面情緒出現,而這些心理反應更有可能影響病情。因此副院長呼籲,癌症病友除了要認識自己的疾病、積極治療,更鼓勵病友培養興趣,以正向態度面對身心的轉變,讓抗癌之路走得更有信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癲癇是兒童神經科常見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每千位兒童中有5~10位罹患此症。而癲癇的診斷是以臨床病史的描述為主,腦波及腦部核磁照影檢查為輔,其具有多樣化的發作型態及複雜的病因,病因包括腦結構異常、中樞神經免疫疾病、腦部感染、神經代謝疾病及基因異常等,其中基因扮演著關鍵角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半年前有人發現,新北市新莊區1隻米克斯浪浪在騎樓底下痛苦地躺臥,無法站立,善心民眾見到狗狗痛苦的模樣,便立即通報新北市政府動保處。經救援後,獸醫師檢查發現狗狗罹患嚴重心絲蟲感染及腹水,幸好在長期治療後,浪浪健康情況良好,期待有緣的主人帶牠回家。 致死率極高的心絲蟲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心臟病相關疾病位居國人死因排行榜第2名,不少人死於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如何提早確認病灶,及早治療,一直是醫界關注焦點,台大團隊結合健保CT影像大數據,建立心血管鈣化評估工具,精準掌握患者心臟血管狀態。 透過健保大數據 分析全台民眾心臟鈣化分數 該項計畫負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6歲的張女士前年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膝關節置換,當時麻醉方式為半身麻醉,術後恢復良好,兩天後便出院正常生活。這次因為在陽台洗衣服時不慎滑倒,右手著地後劇痛,就醫後診斷為右橈骨骨折,醫師評估需要手術作骨折固定;術前麻醉評估時張女士想起上次換關節是半身麻醉,便問麻醉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