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癌妻要夫快找伴! 攝影帶她走出憂鬱

血癌妻要夫快找伴! 攝影帶她走出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育有一子一女的雅君,家庭幸福美滿,但是,就在結婚第4年時,發現罹患和媽媽一樣的血癌,讓雅君難以接受。從小籠罩在母親罹癌引發敗血性休克同時併發胰臟發炎,瀕臨死亡的陰霾中,她幾度擔心害怕無法陪伴孩子長大,開始做購買小孩未來要上小學的衣服、鞋子,失望的她,甚至叮嚀先生及早尋覓另一半。

因癌症造成左眼視力僅剩0.02,而三歲的兒子貼心的當起她的眼睛,陪著自己過馬路、看公車號碼、長途跋涉從彰化到台中就醫等等貼心舉措,讓雅君想起自己因年幼喪母所帶來的遺憾,決定不給孩子憂鬱童年!於是走出憂鬱,為自己的孩子和不離不棄的先生努力,她開始拿起相機,紀錄每天與小孩、丈夫的相處,用照片記錄並藉此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興趣,能給癌症患者動力和目標去追求人生美好的事物,正向態度也被證實可以有效延長癌症患者壽命,而長期處在悲觀憂鬱中,確實帶來負面影響。

當許多病患確定罹癌的那剎那,不僅僅是病人,對家人、親友都是身心煎熬,而憂鬱更是加速癌症的催化劑!隨著醫療進步,許多癌症已如同慢性病一般得以控制,藉由雅君的例子,我們可知,癌友快樂、能建立情緒與壓力紓發的管道,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的考驗,增加康復機會之外,也讓家人、照護者能夠得以喘氣。

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廖文進副院長指出,現今醫學進步,民眾應擺脫「癌症等於絕症」之悲觀想法。雖治療過程中,病患生理與心理受到極大折磨、辛苦,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常讓病友吃不好睡不好,無法維持規律生活,甚至會有憂鬱消極的負面情緒出現,而這些心理反應更有可能影響病情。因此副院長呼籲,癌症病友除了要認識自己的疾病、積極治療,更鼓勵病友培養興趣,以正向態度面對身心的轉變,讓抗癌之路走得更有信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台灣,醫院評鑑結果會影響健保署健保支付標準,醫療教育體系教育經費支付補助標準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各家教學醫院都非常重視醫院評鑑。每逢醫院評鑑準備時期,醫事人員必須花許多時間準備資料,不只會議無數、反覆演練,醫院評鑑時,評鑑人員還需要實地訪視醫療照護流程,這些都造成醫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生病,無論是小病、大病,都習慣去大醫院、醫學中心,因此造成大醫院、醫學中心人潮爆滿,真正急、種症患者反而遭到排擠。針對這種現象,醫界、健保署等,都在苦思對策,希望加強醫療分流,進而解決這樣的問題。 健保署 努力推動醫療分級 中央健康保險署在2017年4月15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則影片是媽媽在管教一名小女孩,要她承認自己是家人不是客人,因為是家人就要做家事;小女孩好委屈,一邊哭一邊說。此影片也造成好多家長討論,精神科醫師則指出,這樣的教育方式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日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很高。 延伸出強迫症、厭食症、憂鬱症機率高 精神科醫...

閱讀詳情 »

在現實世界中,酮症到底看起來如何,是什麼感覺?我想要知道答案,所以我從2015年5月開始,便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酮症實驗。讓我在此先聲明,這個實驗僅反應了我個人的經驗,不包括別人的經驗,也不是任何針對生酮飲食的客觀科學實驗。這只發生在我身上,在我測量營養性酮化對身體影響的測試。 2012年春天時,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