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用藥安全 避免藥物不良反應

注意用藥安全 避免藥物不良反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病時往往無可避免要吃藥,但因為藥品特性、病患體質及病情差異等情況,儘管在合理用藥情況下,病患仍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的藥物反應,甚至產生傷害。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李惠娟表示,為預防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就醫時應提前告知過敏史,或於藥品諮詢窗口尋求「藥物過敏紀錄卡」服務。

李惠娟指出,民眾對藥品的不良反應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對藥品標示的副作用有過度的反應,領了藥卻不敢服用,若出現類似的副作用就自行停藥,並造成反覆就醫。第二類情況,是不在意藥物的使用安全,常常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仍毫無警覺。

根據藥害救濟統計資料顯示,歷年的藥害救濟給付案,前五大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和藥物敏感症候群。皮膚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史蒂文強森氏症和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等;而藥物敏感症候群的初期症狀和感冒類似,包括喉嚨疼痛伴隨發燒、口腔或黏膜潰爛、皮膚紅疹、丘疹、廣泛性表皮脫落、眼睛癢、水泡、出血、黃疸、腹痛等。李惠娟指出,若服藥後有出現類似症狀,建議盡速就醫,藥品不良反應,會因體質差異和發現時機的早晚,影響後續癒後狀況。

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受藥害者,給予及時藥害救濟,可免去曠日廢時的醫療訴訟。根據統計,102年申請藥害救濟的257件個案中,經審議符合給付案例共151件,約占58.7%;而不予救濟的理由,則是反應與藥物的使用無關、常見且可預期的不良反應、未依藥物許可適應症使用等。

值得留意的是,藥害救濟申請僅限受害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繼承人),一般需費時160~180天不等。成大醫院目前提供藥物過敏紀錄卡服務,民眾就醫時可主動出示,避免使用到過敏藥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四十九歲的林小姐,嚴重頭痛持續三年,且右眼脹痛,不僅常常淚流不止又視力模糊,經過臺東當地醫院的檢查,發現腦中有一顆一點五公分大的腦動脈瘤,後來發現花蓮慈院有不用開顱就能治療腦動脈瘤的神經介入手術,所以決定至花蓮慈院求醫。治療腦動脈瘤破裂 支架輔助栓塞是新選擇神經介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執行基因檢測,是要由醫檢師,或是具有生物科技專業的人員?衛福部於去年12月中旬公布實驗室開發檢測(LDT)任用資格標準,大都以醫檢師為主,引起具有生科相關背景的操作人員不滿,雙方代表持續激辯,在衛福部協調下,當月29日達成共識,期待在今年元月發布上路。 近年來,眾多基...

閱讀詳情 »

守則3 不過度減鹽、不減油 飲食少鹽的風潮,至今未見消退。當人們罹患高血壓或腎臟病時,在飲食上確實必須減少鹽分攝取。但對於腎上腺疲勞的人來說,減少鹽分攝取反而會有負面影響。 腎上腺所生產的荷爾蒙中,有種名為「鹽皮質素」(Mineralocorticoid)的激素,而「醛固酮」是鹽皮質素的一種,具有...

閱讀詳情 »

  睡眠時間的計算,絕非「一天總共睡幾小時」 下班搭電車時,總是看到許多人在座位上打盹,由此可見,大家都相當疲累。工作忙碌、沒時間好好睡覺的上班族,甚至「利用通勤時間補眠」的人更是不少。 他們可能會想:「就算在家只能睡5個小時,但只要上下班的通勤期間各睡30分鐘,一整天下來也算睡了6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