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飲食烹調方式 有效控制膽固醇

注意飲食烹調方式 有效控制膽固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50歲陳先生,在一次健檢中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愛吃海鮮的他,因此決定不再吃海鮮,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改善膽固醇的問題。3個月後就醫檢查時,膽固醇不但沒降,甚至比之前更高,詳細問診發現,原來陳先生是拒吃所有海鮮,而不是適度的調整飲食。

不吃海鮮能降膽固醇嗎?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海鮮類的膽固醇含量可能比肉類高,但飽和脂肪較少,對於血中膽固醇的影響不比肉類高。蝦蟹的膽固醇多集中於頭部及卵黃,只要將這兩部分去除,膽固醇量就會大幅降低,同時海鮮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降低血中壞膽固醇,因此適量的食用海鮮,對於調整膽固醇是有幫助的。

何一成表示,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是造成膽固醇、血脂升高,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膽固醇更容易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反式脂肪酸也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因此控制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才能有效控制血中膽固醇,進而維護心血管健康。

哪些食物要當心?何一成說,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大多來自動物,像是豬油、牛油、雞皮、全脂牛奶、肥肉、蝦蟹的頭部及卵黃等;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等。

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對膽固醇造成影響,儘量用清蒸、水煮、涼拌或烤的方式,避免煎或油炸,也能降低食物上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何一成提醒,高膽固醇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長時間的膽固醇過高,會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率,不可不慎!想要透過飲食來降低膽固醇,要注意挑選食物及烹調方式,含高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影響可能比高膽固醇的食物還大;此外,每天運動30分鐘,養成固定運動習慣。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膽固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9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八仙塵爆事件發生至今,許多患者都已歷經清創手術、植皮等急性期,接下來所要面臨的挑戰即為穩定期的復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資深諮商心理師李逸明指出,除了生理復健外,心理也需要重建。而一般民眾也出現替代性創傷,都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心理師李逸明表示,傷友面臨到許多心理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統計,台灣人愛吃藥,一年要吃掉二十二億顆胃藥,再加上高齡長者的慢性病用藥,整體下來數量相當驚人,但看著藥袋上的標示,有些藥要飯前吃,有些是飯後,尤其吃的種類一多,就很容易搞混或錯過服用時間。醫師表示,藥物的劑型設計不同,在人體的吸收特性也就不一樣,像B型肝炎治療藥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領軍,台灣植物新藥聯盟於今年正式成立運轉。植物新藥聯盟發起人鍾玉山指出,植物新藥聯盟在成立短短時間內,會員人數已直逼120人,有兩家植物新藥廠商透過聯盟協助,順利執行試驗中新藥研發,其中一件預計2016年2月,可申請到美國FDA的新藥研發,成果相當豐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八仙粉爆事件中的燒燙傷病人緊急處理急性期過後,雖然傷口漸漸痊癒後出院,但並不代表療程已經結束。新竹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古佳金表示,接下來,病患要面對的是疤痕的增生,即肥厚性疤痕的增生,這樣的疤痕增生,可說是傷口癒合過程的最後產物,不僅會影響外貌,還會造成關節孿縮、肢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