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這十種生活習慣很危害健康!(請傳分享)

讓我們了解危害健康十種生活方式,注意生活習慣,養生健康非常簡單。

注意!這十種生活習慣很危害健康!(請傳分享)

  危險方式1:

  三餐飲食無規律。有超過1/3的人不能保證按時進食三餐,確保三餐定時定量的人不滿半數。有病不能亂吃藥,該吃什麼藥;怎麼吃;應注意什麼? 直接關係到您的病情和健康。

  危險方式2:

  面對電腦過久。 31%的人經常每天使用電腦超過8小時。過度使用和依賴電腦,除了輻射外,還使眼病、腰頸椎病、精神性疾病在辦公室群體中十分普遍。

  危險方式3:

  不能保證睡眠時間。有超過6成的人經常不能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另有7%的人經常失眠。

  危險方式4:

  常坐不動。被調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習慣是一旦坐下來,除非上廁所,就輕易不站起來。久坐,不利於血液循環,會引發很多新陳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長久固定,也是頸椎、腰椎發病的重要因素。

  危險方式5:

  與家人缺少交流。有超過41%的辦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動關心,32%的人也常抱以應付的態度。在缺乏交流、疏導和宣洩的情況下,辦公室人群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

  危險方式6:

  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在上班時,超過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辦事外,幾乎常年窩在空調房中。 “溫室人”的自身肌體調節和抗病能力下降。

  危險方式7:

  不吃早餐。隨著工作節奏加快,吃上符合營養要求的早餐已經成為辦公室白領的奢求。被調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規律、按照營養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亂塞幾口成為普遍現象。

  危險方式8:

  缺乏主動體檢。 932人中,有219人從來不體檢。

  危險方式9:

  有病不求醫。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時自己買藥解決,有三分之一的人則根本不理會任何表面的“小毛病”。許多上班族的疾病被拖延,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一些疾病被藥物表面緩解作用掩蓋而積累成大病。

  危險方式10:

  極度缺乏體育鍛煉。在932名被調查者中,只有96人每週都固定時間鍛煉,68%的人選擇了“幾乎不鍛煉”。這極易造成疲勞、昏眩等現象,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注意!這十種生活習慣很危害健康!(請傳分享)

相關文章分享:

從臉色告訴你,身體哪裡有病兆!(請轉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4122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邱雯馨報導攝護腺肥大主要是攝護腺出現異常增生,並壓迫到尿道、膀胱等,出現各種泌尿道症狀,包括排尿中斷、尿速慢、頻尿或是尿失禁,是男性專屬的疾病,從中年開始發生率便直線飆升,泌尿科醫師程威銘表示,50到60歲的男性有50%有攝護腺肥大困擾,當發現小便速度變慢、斷斷續續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下午15時40分,台灣自購牛津AZ疫苗58.2萬劑抵達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購牛津AZ疫苗已有4批到貨,總計188.5萬劑,包括日贈台目前已接種410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要掌握疫苗進貨量不太容易,各國今年都在力拚提高第1劑疫苗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17例新冠個案,分別為16例本土與1例境外,與1名死亡案例,統計5月11日至7月25日,共有14,372名確診個案,解除隔離12,664人,約占88.1%。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16例新冠本土個案,分布在桃園市6例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63歲詹先生菸齡超過30年,多年前因容易呼吸喘赴他院拿藥,卻未規律追蹤,近來疫情期間發現爬樓梯呼吸喘、久咳不癒,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出現發燒情形,令家人相當緊張,擔心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所幸緊急送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住院治療後順利康復,令他大呼:「這次要徹底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