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這種蟲看到千萬不能打!打臉小心毀容!

注意!這種蟲看到千萬不能打!打臉小心毀容!

示意圖非本人

隱翅蟲是一種小甲蟲,不過長的有點像白蟻,據說約有250種,台灣常見的隱翅蟲體長約1公分,寬約2公釐,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有趨光習性,所以會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人家。隱翅蟲本性並不會螫人,可是如果你把牠打死了(包括睡覺翻身,不小心壓到),隱翅蟲體內的隱翅蟲素(paederin)就會溢出,一旦接觸到皮膚,就會造成皮膚的起泡與潰爛。

注意!這種蟲看到千萬不能打!打臉小心毀容!

翻拍getjoyz

隱翅蟲主要棲息於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所以在農業較為發達的中南部,居民被隱翅蟲「毒」害的案例時有所聞。類似電子信上的例子,如果你不幸已碰上隱翅蟲,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且馬上至皮膚科接受治療。一般說來在 1~2天內會出現水泡、膿泡及潰爛;如果小心的照顧,3~4 天會乾凅,再6~7天落屑痊癒,色素沉著約在2週至1個月內會消失。

每年的6~9月是隱翅蟲出沒較多的時期,由於其體積過小,所以紗窗還是沒有辦法有效地防治隱翅蟲的侵擾,所以在可見的防治守則裡,有一條就是勸大家開冷氣睡覺。不過,如果真的碰上了,也別太緊張,輕輕的用口吹走即可。

底下,再整理一點防治之道給大家:

1.隱翅蟲有趨光性,晚上睡覺要關燈。

2.要掛蚊帳,睡前要先檢查一下,以免睡覺時壓到。

3.要關紗門、紗窗,如果太熱,寧願開冷氣睡覺。

4.發現有隱翅蟲上身,千萬別打,用吹的把它趕走即可。

via

相關推薦

如何防範居家檢疫者偷跑,陳時中呼籲發揮社區約束力。(圖/指揮中心提供)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近日發生多起民眾未配合居家檢疫而在外「趴趴走」,引發社區恐慌。面對外界建議應比照防堵非洲豬瘟的方式重罰,甚至加入電子手銬、腳鐐等,限制列管人員行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上路以來,出現部分藥局在假日並沒有開門營業,讓不少民眾撲空的抱怨,為了補上假日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自2月16日(星期日)起,全台增加可以購買口罩的衛生所303家,購買規定同現行方式。 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堵有心人士藉「轉機」當跳板,隱瞞中港澳旅遊史,大鑽漏洞,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功能將再擴增!健保署今(15)日表示,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系統已經在改版,針對3個月內曾前往中港澳地區,而後由第三地入境的民眾,一插卡也跳出警示,預計1至2天內...

閱讀詳情 »

 我方研議以包機型態接回鑽石公主號上的國人。(圖/記者李英婷攝)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目前停泊日本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將於19日隔離檢疫期滿,但傳出日方有意全船採檢,恐將延長檢疫期。由於船上尚有22名台灣人,我方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證實已與日方洽談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