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活到百歲的十大跡象!脈搏15秒15次、睡覺不打鼾

活到百歲的十大跡象!脈搏15秒15次 睡覺不打鼾

美國《預防》雜誌最新載文,刊出經科學證實的“活到百歲的10個跡象”。對比一下,看看你有幾條?

  1.自我感覺年輕13歲。美國密歇根大學一項涉及500名70歲以上老年人的研究結果顯示,長壽的老人均表示,自己感覺年輕至少13歲。心理學教授雅奎·史密斯表示,自我感覺年輕是長壽一大重要因素,有助於提升樂觀情緒,增強免疫力,最終降低生病風險。

  2.緊跟時尚步伐。美國最大的健康照護機構調查發現,很多百歲老人會收發電子郵件,用谷歌搜索老朋友,甚至會網上約會。調查負責人謝瑞·斯奈林表示,老人學習使用微博微信等現代科技,有助於保持大腦細胞年輕健康,還有助於改善老人社交狀況。


  3.絕經期在52歲之後。耶魯大學醫學院臨床婦產科教授瑪麗·簡博士表示,女性絕經期自然推遲有助於延長壽命。主要原因是,絕經期遲的女性心髒病危險更低。

  4.減少每天飲食熱量。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最新發現,每天熱量攝入限制在1400~2000千卡的參試者,其心臟功能和比他們年輕15歲的人一樣好。新研究負責人路易吉·方塔納博士表示,控制熱量的關鍵不僅是“吃少”,更重要的是“吃好”,應減少高熱量低營養的“空熱量食物”,多吃果蔬、全穀食物、脫脂牛奶、瘦肉等營養豐富的食物。

  5.脈搏15秒15次。克利夫蘭診所女性心血管中心主任萊斯利·楚博士表示,大多數人的靜息心率在每分鐘60次至100次之間。靜息心率越低,身體就越健康。

  6.睡覺不打鼾。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一大信號。睡眠呼吸暫停會增加高血壓、記憶問題、體重增加和抑鬱症等危險。如果出現睡覺打鼾,白天犯困或情緒變化,應及時看醫生。

  7.更年期後腹部相對平坦。由於激素變化,女性更年期之後往往體重增加,腰圍變粗。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一項研究表明,腰圍太粗的女性早亡危險增加20%。專家建議,為了將腰圍控制在健康範圍(按世衛標準,男性不超過102厘米,女性不超過89厘米),不妨採取措施三大措施:1.每週增加2~3次力量訓練。 2.每天吃1份三文魚、核桃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7份果蔬。 3.保證每日熱量攝入的25%來自單不飽和脂肪等健康脂肪。

  8.血液維生素D水平高。美國《內科醫學檔案》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每毫升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應保持在30微克以上,但是近80%的美國人不達標。新研究負責人阿迪特·金德博士表示,維生素D可減少骨質疏鬆症,也可降低癌症、心髒病及炎症危險。

  9.性格開朗。美國埃默里大學科里·凱斯博士表示,性格開朗者更能保持積極的人生觀,生活有目標而且有責任感。性格開朗者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更低,罹患認知障礙症的危險低10%。

  10.每天跑步40分鐘。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為期21年的跟踪調查發現,與不經常跑步的人群相比,每週跑步5小時的中年人壽命更長,而且老年時身體及大腦各項功能更好。研究負責人伊莉莎·查克拉瓦蒂博士表示,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保持免疫系統年輕,降低心髒病、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和感染等危險。 ▲

相關推薦

每個人都聽過「多運動才會瘦」的說法,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人納悶「為什麼我每天都很勤勞地去跑步,體重還是一直減不掉?」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深奧,就是對運動減重的觀念錯了! 再怎麼努力運動也瘦不了 關鍵是:缺乏重訓! 一說要減重,絕大多數人選擇的運動項目不外乎是健走、跑步、騎單車/飛輪和游泳等,剛...

閱讀詳情 »

台灣許多人長期深受鼻塞困擾,有的人因鼻塞進行下鼻甲切除手術後,竟然反而出現吸不到空氣、胸悶,甚至頭暈、失眠、精神失調、憂鬱等後遺症,鼻科手術後出現這樣的併發症,即可稱為「空鼻症」,嚴重會引發神經病變,現在就讓耳鼻喉專科帶大家認識這種無法呼吸痛苦的「空鼻症」。 空鼻症病患 小心引發創傷後神經病變 長期...

閱讀詳情 »

明明才剛起床沒多久,一到辦公室就昏昏欲睡、提不起勁;或是每次感冒才剛好又被同事傳染,一咳就是3週、1個月,免疫力大不如前……如果你也出現以上症狀,搞不好是身體缺乏維生素D發出的警訊!就讓營養師來告訴你維生素D5的功效,不只顧骨本還可以防癌、抗憂鬱! 維生素D3比D2強 可從曬太陽、補充動物性食品中取...

閱讀詳情 »

想要一舉擊敗肥胖和癌症,飲食上最該做的事是什麼?多吃蔬果?錯!少吃含糖飲料?錯!學會計算食物熱量?還是錯!雖然挑吃低熱量又營養的新鮮食物,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有助戰勝肥胖和癌症,但營養師認為,比起這些技巧,現代人更欠缺且容易疏忽的是「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