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胎兒在孕媽咪的肚子裡孕育,一天比一天成長茁壯,當媽咪肚子上的「球」愈來愈大,自然對肩頸、腰背,甚至是雙腳都造成負擔,但是在「卸貨」之前,孕婦都必須承受胎兒的重量,這時可以靠按摩,減輕身體的負擔、消除疲勞。

 

 文/李佩璇 採訪諮詢/美國國家芳療協會NAHA高階芳療師陳美菁 攝影/江建勳‧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化妝髮型/小熊‧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孕媽咪陳雅晴 動作指導/美國國家芳療協會NAHA高階芳療師陳美菁

 

「肩頸好僵硬,又痠又痛,想找時間給別人按摩一下!」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或者長時間使用電腦,常常有肩頸痠痛的毛病,直覺會想透過按摩來舒緩不適,美國國家芳療協會NAHA高階芳療師陳美菁表示,其實孕媽咪也可以透過在家DIY按摩來舒緩肌肉的壓力,或是請老公與家人協助,消除身體上的疲勞。

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孕婦按摩的大原則

適當的按摩能有效替孕媽咪減緩肌肉不適,但仍要把握一些原則,除了在家使用簡單的動作DIY按摩外,若媽咪想要給坊間的按摩師服務,一定要謹慎選擇,目前政府對孕婦按摩並無法定的規範,因此在風險上也需要多加考量。

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1. 按摩力道不宜過重

許多人找坊間的師傅按摩時,總是希望愈用力愈好,覺得痛才是有效!陳美菁老師表示,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身體感覺到痛,肌肉就會自動變得緊繃,沒辦法好好舒緩,即使剛用力按摩完覺得很舒服,大概兩個小時後,又開始覺得肌肉緊緊的,就表示按摩時太過用力,肌肉沒有獲得應有的舒緩,且習慣用力按摩的人,力道會愈吃愈重,但仍沒有達到放鬆的效果。

  1. 60毫米汞柱為最佳按摩壓力

孕媽咪按摩時,力道不用太大,大約是60毫米汞柱(mmHG)的壓力即可,感覺起來大概如何?陳美菁老師舉例:「量血壓時會以血壓帶圈住手臂,給予壓力後再放鬆,測量血管壁承受的壓力,血壓帶最大的施壓力道,就是60毫米汞柱左右。」

  1. 按摩淋巴與肌肉

許多人會懷疑,按這麼輕有效嗎?陳美菁老師直言,對孕媽咪來說,按摩的重點是疏通淋巴、促進新陳代謝,還有按摩肌肉,讓受力而僵硬的肌肉得以放鬆。淋巴遍布在身體的各處,且位於靠近皮膚淺層的地方,因此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達到按摩的效果。

至於肌肉,雖然可以直接摸得到,但是比較厚一些,孕媽咪按摩時除了用手指按壓,可以加入一些大拇指的動作,輕輕的「捏一捏」,就能放鬆肌肉。

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4.  手指是按摩的最佳利器

市面上有許多按摩的輔具,舉凡刮痧板、按摩刷或淋巴引流的矽膠手套等,對一般的成年人來說,這些輔具都可以使用,但陳美菁老師強調,孕婦的身體狀況特殊,若不當使用輔具,因為刺激比較深層、面積較大,如果力道沒拿捏好,可能刺激到不該刺激的穴位,輔具還是在專人的指導下,或請專業的芳療師、按摩師執行較佳。事實上,手指是按摩的最佳利器,不但運用自如沒有風險,還有體溫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

   5.  從四肢末梢往心臟的方向

陳美菁老師表示,按摩對於消水腫有不錯的功效,靜脈是負責帶走體內廢物的系統,也包含排水在內,而靜脈的方向都是往心臟前進,因此按摩的時候可從四肢的末梢往心臟方向按,幫助靜脈的迴流循環、增加代謝,有效幫助消水腫。

消除疲勞 孕婦按摩好舒服 |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3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最近1項大型的研究指出,對於某些人來說,排解心靈創傷可能會帶來沉重的壓力,而確診壓力相關疾病的人,在未來容易面臨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追蹤約13萬7千名瑞典成人的醫療紀錄,他們都被診斷出患有與壓力相關的心理症狀,多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急...

閱讀詳情 »

細胞治療拚速度,訊聯生技(1784)繼日前自體脂肪幹細胞加速傷口癒合送件後再添新案,與國內骨科素有盛名的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依特管法向衛生福利部申請「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軟骨缺損」細胞治療計畫,將用脂肪中的間質幹細胞(MSC),為35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人工關節...

閱讀詳情 »

活動時容易心悸、呼吸困難,常感到頭暈及疲倦,要小心可能是缺鐵性貧血上身。有1名16歲女學生,最近幾個星期除了上述症狀之外,身體檢查時發現皮膚、眼結膜、指甲床的顏色較為蒼白,媽媽陪同就診時表示,女兒連學業成績也退步了。 進一步血液檢查發現,女學生的血色素濃度為9.6 g/dl(正常值11.6至16)...

閱讀詳情 »

梁先生現年63歲,不抽菸,兩棲蛙人退伍,身體相當硬朗,10年前因左胸痛,經檢查確診為肺癌末期,腫瘤大小為4公分,轉移到肋骨,後至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局部精準打擊,成功控制及提高抗癌免疫力,回診追蹤發現腫瘤已消失。 但梁先生2016年回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