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深夜忍不住吃東西 原來是基因在做怪 | 健康達人網

深夜忍不住吃東西 原來是基因在做怪 健康達人網

夜食症候群(Night Eating Syndrome)是一種飲食失調症,有此症狀的人會在半夜裡醒來,要進食才能再度睡著,長期下來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有肥胖問題。過往醫師常將此症狀歸咎於壓力大、情緒不穩定與焦慮不安,但最近研究發現,此症狀與基因有關。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 in La Jolla)的研究人員將人類兩對基因(PER1 和 PER2)植入老鼠身上,這兩對基因曾證實與睡眠干擾有關,結果發現,當 PER2 有缺陷,老鼠睡眠的時間會提早,當 PER1 出現突變,老鼠在睡眠中會想要吃東西。

為了研究 PER1 是否為肥胖的關鍵因子,研究人員限制小鼠的食物攝取量,並只在正餐時間供應,結果發現,PER1 被關閉的小鼠,體重並沒有增加,十週的實驗下來,這些小鼠體重與一般正常的小鼠一樣,這意味常見於夜食症候群患者體重過重的問題,並非是代謝的問題,而是吃飯的時間差異。

研究人員認為,一般正常情況 PER1 和 PER2 保持同步,同時開啟與關閉,讓睡眠與飲食的週期一致,但若 PER1 出現突變,整個週期變得混亂,最終導致晚上會有想吃東西的欲望。

研究人員表示,大約有 1~2%的人有夜食症候群的問題,加上吃的東西往往熱量高又不健康,導致患者體重增加。研究人員龐達(Satchidananda Panda)表示,這項研究將引發如何調控週期的問題。

首圖來源:Bruce Tuten CC BY 2.0)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振興醫院結合台灣拜耳公司、社團法人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簡稱台灣狗醫生協會)共同舉辦「2016玩科學日」活動。除了精彩手作科學實驗外,現場也邀請六隻狗醫生和小朋友玩闖關遊戲,還有乖乖讓老人家幫他們換上聖誕服裝,模樣超萌、逗趣,讓現場老人和小孩High翻天! 振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很多年長者來說,高血壓、骨質脆弱都是健康重要議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常用來治療高血壓的Thiazide(噻嗪)類利尿劑不只可以降血壓,似乎也能增加骨骼彈性、降低髖關節骨折風險。 Thiazide類利尿劑 或可預防髖關節骨折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初學滑直排輪的8歲女童,屢屢摔倒,一直感覺右邊腹股溝疼痛,後來走路出現一跛一跛情況,就醫後經X光檢查發現,該女童的右側髖關節半脫臼,醫師提醒,髖關節半脫臼如未妥善治療,有可能會導致脊椎側彎或走路外八字的嚴重後果。 髖關節半脫臼 造成假性長短腳現象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徐女士,左手掌麻木、疼痛持續數個月,甚至經常半夜痛醒,就醫檢查發現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她害怕開刀手術,醫師建議使用PRP治療,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修復受損神經,手掌麻痛感獲得緩解。 腕隧道症候群 家庭主婦及電腦族很常見 收治個案的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