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深腦刺激術 可改善巴金森顫抖症狀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72歲老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12年,長期有肢體顫抖等症狀,甚至到後期連藥物都無法控制,直到接受深腦部刺激手術後,才解決顫抖等症狀的困擾;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祖功指出,巴金森氏症多好發於中、老年人,若有相關症狀仍未改善時,則應盡快接受檢查,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巴金森氏症屬於神經退化疾病中常見的疾病,這名患者初期服用左多巴藥物治療,但後來卻連醒著都仍出現顫抖等症狀;林祖功說,會造成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因腦幹黑質神經細胞退化,促使大腦基底核神經迴路功能異常,通常會有動作緩慢、肢體僵硬、顫抖等症狀。

主任林祖功進一步說明,目前巴金森氏症中、後期患者若藥物已無法控制,可接受深腦部刺激手術,透過電極刺激的方式,達到治療效果,包括病程5年以上、75歲以下或藥物無法控制等的患者,都適合接受此手術治療。

但這項手術的費用目前仍需自費,且約5至6年就必須更換電池;林祖功提醒,未來相關醫學會也會持續盡力爭取補助,但患者若有相關症狀仍未改善時,則應盡快接受檢查,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1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約有6至7成5的乳癌患者,是屬於荷爾蒙接受體陽性反應,需要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以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復發;然而,抗荷爾蒙治療卻會導致患者體內荷爾蒙下降,造成陰道萎縮,而有乾澀、搔癢、灼熱,以及異味分泌物等問題,但是,醫師發現,臨床上,卻僅有3成患者會主動反應...

閱讀詳情 »

    現如今低頭族越來越多,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張簡單動作的圖,只要短短3秒鐘,馬上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智慧型手機玩太久。值得一提的是,眾多網友都表示「痛死啦」!如果長時間玩智慧型手機,或使用電腦、滑鼠,拇指和手腕部活動太過頻繁,而這次的檢測圖的內容就是「握拳,拳頭下壓,讓筋伸直」。...

閱讀詳情 »

  1)《選擇碳水化合物》:米飯、全麥面包、馬鈴薯、地瓜、面食等等,因為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血清素,能調節情緒、改善睡眠。2)《降低蛋白質的攝取》:這段期間先降低蛋白質的攝取,例如:奶蛋類、肉類,因為蛋白質會妨礙血清素的合成。3)《避免生冷的食物》:冰品、冷飲先避開,以免讓腹腔的血管收縮,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