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爸媽們要失望了!寶寶真的有胎內記憶?醫:無稽之談.....

爸媽們要失望了!寶寶真的有胎內記憶?醫:無稽之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每一個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天使,日本曾有專家出書表示,寶寶擁有在媽媽子宮中,甚至在來到媽媽肚子前的記憶,消息一傳出,有不少新手媽媽爭相實驗在自家寶貝身上,並開心表示驗證成功,聽起來溫馨感人,但實際上醫師卻表示,根本是無稽之談。 

感官發展不完全 記憶力更是瞎扯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鄭博仁醫師表示,胎兒在子宮中發育尚未完全,且感官系統分為好多階段,而不同階段也有不同面貌,因此,在小朋友五官都還看不清楚,手腳也尚未發展完全的情況下,能夠有胎內記憶的可能性不高,而目前也沒有能夠證實此說法的學說出現。

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後即有聽力,但在子宮中寶寶所聽到的聲音,可能是媽媽腸子的蠕動,亦或者是羊水與寶寶間磨擦所產生,所以,不太可能聽得到外面世界的聲音,且感覺與記憶是非常短暫的東西,當寶寶出生到會講話後,其實是很難記得在媽媽肚子中發生的事情。

胎教要做好 提供好的生長環境最重要

很多人都認為胎教是媽媽聽到什麼或做了什麼,寶寶就會有相同感受或作為,但醫師表示並非如此,所謂的胎教指的是媽媽在懷孕期間,聽輕音樂或是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時,促進良性荷爾蒙的釋放,例如:腦內啡等,使得子宮環境受到調整,此間歇性的方式,可以使寶寶日後的生、心理發展更健全。

另外,也有些家長認為,想讓小朋友學什麼,就從媽媽懷孕期間培養起,但就算聽了再多古典音樂,也無法生出一個莫札特,這道理就跟胎內記憶如同虛構是一樣的。

分辨幼兒童言童語 胎內記憶太荒謬

由此可見,網路上流傳著媽媽們的實驗結果,可能只是孩子的童言童語,不要太放在心上,鄭博仁醫師也指出,根據科學角度來看,胎內記憶實在是一項不合邏輯之事,民眾無須太過認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上班族壓力大,工作繁重、業務繁忙、不定時加班, 搞得自己半夜睡不著覺,不只早上沒精神, 皮膚變粗糙、健康退了一大步。   小孩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情緒也受壓力影響, 常覺得睡不著、煩躁、頭痛…   直到我看見了低氘水! http://ddw-cancer.org...

閱讀詳情 »

(節錄自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19年1月18日報導) 台灣老化研究有新發現! 國衛院今(1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長期追蹤觀察逾2千名身體功能正常的國人5年, 研究首次發現,身體功能衰退速率與血液中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有關, 尤其顛覆一般想像,研究意外發現, 當糖化血色素濃度偏低,即使仍在正常範圍...

閱讀詳情 »

米飯為東方人的主食之一,尤其以臺灣來說,不管是在自助餐、火鍋、合菜等,米飯更在一餐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除白米飯之外,糙米及紫米亦為國人常見的米飯種類,又一般民眾認為「糙米、紫米、白米」何者營養價值最高呢?Pollster波仕特即時線上市調網針對1,550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Pollster...

閱讀詳情 »

(節錄自三立新聞網 PetTalk:說寵物) 每位毛爸媽一定都希望能與心愛的毛寶貝相處時間越長越好, 也不希望毛寶貝有得到癌症的機會, 因此我們就有必要好好的了解: 為什麼毛孩會得癌症? 造成癌症的原因有什麼? 以及該如何去面對腫瘤的問題?   家中有養了13年的貓咪, 正值高齡,最怕有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