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不出二寶 竟因次發性不孕症作祟

生不出二寶 竟因次發性不孕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鄭姓患者,6年前生產後未坐月子而耗損陰質,6年來積極想再懷二寶都未如願,期間小產過2次,也沒坐好月子。婦產科醫師因考慮其年紀屬高齡,建議採用人工或試管方式,但患者仍希望採自然受孕方式,故求助中醫治療。

次發性不孕症臨床常見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王淑秋醫師表示,不孕症分為「原發性不孕」和「次發性不孕」兩種,此患者曾經懷孕過,但之後卻一直無法成功受孕,是屬於「次發性不孕症」,這種情況在臨床上非常常見,根據美國研究報告發現,估計次發性不孕約有300~400萬婦女(約為11%左右)。

不良作息造成次發性不孕症

高齡、結構和器官問題、抽菸、酗酒、熬夜都是造成次發性不孕症的原因。王淑秋醫師說,卵巢功能與卵子品質隨著年齡增加而退化。另外,骨盆腔發炎、子宮感染、骨盆腔沾粘、輸卵管阻塞…等會影響受孕,或是受精卵無法在子宮著床、良性子宮腔瘜肉或子宮肌瘤等,則會影響胚胎著床於子宮腔的情況。而抽菸、喝酒、熬夜等惡習不僅增加流產或早產的機率,更損害胚胎內的生殖細胞,影響程度甚至擴及三代,未來子孫不孕機率也大幅升高。

中藥「補腎養陰」搭配月經週期療法

王淑秋醫師藉由中藥調理補腎養陰,並搭配月經周期療法,經過近一年的體質調理,讓患者不只成功受孕,還懷了雙胞胎,於今年順利產下健康寶寶。王淑秋醫師問診時發現,該患者常熬夜,而且有腰痠、口乾、睡眠差、手足心熱、脈細、舌偏紅等腎陰損傷見證。第一胎產後沒坐月子更易耗損陰質,衝任失養,使子宮與卵巢的功能受損,影響排卵與受孕。採用六味地黃丸與二至丸,依患者每次看診狀況調整用藥,並搭配月經週期療法,調整體質近一年,終於喜獲雙胞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5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眼睛霧霧只是眼睛累?長庚紀念醫院青光眼科陳賢立醫師表示,青光眼初期可能沒有症狀,可能只是以腸胃不適、偏頭痛的症狀表現,往往被忽視,提醒有眼壓較高、超過四十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短期內視力無原因惡化等高危險族群者,要特別小心青光眼。 青光眼是什麼? 侵犯視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今(29)日新增320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86例本土確診患者,比昨天稍降,但死亡人數卻增加至21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創下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高,目前新冠累計死亡共99例,最年輕的死亡個案僅30多歲。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確診孕婦插管生產!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為預防染疫患者因疾病出現急迫手術需求,台北慈濟醫院在年初疫情稍緩之際,於2021年3月完成「正壓手術室」建置,為需外科手術治療的染疫病人預做準備。5月中旬,本土疫情升溫,本院收治一名懷孕32週的確診孕婦,考量患者肺...

閱讀詳情 »

2021.05.29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5月29日為止,已經有99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